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预拌混凝土生产管理规范化与标准化实用文档(实用文档,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优秀版资料,欢迎下载)预拌混凝土生产管理规范化与标准化前言:预拌混凝土是指集中搅拌以商品形式出售给用户使用的新拌混凝土,具有工业化、专业化大生产的特点,质量相对于现场搅拌的混凝土更稳定,有利于采用新技术、新材料、也有利于节约和推广应有散装水泥,加快施工速度,减少粉尘、噪音等环境污染,有利于文明施工和提高工程质量等许多优点.因而,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建筑工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而混凝土是建筑工程的重要结构材料,随着建筑业的发展,大型工程、高层建筑以及新的施工方法不断出现,对混凝土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严格。衡量混凝土的质量,除了设计要求的强度、抗渗性、施工要求的和易性及可泵性以外,混凝土的强度保证率、强度富余系数、强度标准差等等也是衡量混凝土质量的重要指标,我们可以称其为混凝土生产水平。强度标准差的大小直接影响着混凝土的强度保证率,进而影响强度富余系数的大小,这与混凝土搅拌站的经济效益紧密相连。因此,在预拌混凝土的生产、运输以及施工的整个过程中,质量管理与控制应处于中心地位,各方面都必须给予充分的保证,提高混凝土的生产管理水平。因此,管理商品混凝土生产技术质量,提高混凝土的水平,必须按照“三全”的思想(全员参与、全面管理、全过程控制),推行全面质量管理,认真贯彻实施ISO9000标准,强化质量管理体系,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试验检测手段及管理方法。这既是一个技术问题,又是一个管理问题,一、混凝土生产组织管理生产组织管理包括原材料控制、搅拌过程管理、设备、运输管理、环保和安全管理等各个方面,目的是安全地生产出质量符合合同要求的混凝土产品,并及时准确地运送、浇筑到客户指定的地点。1、产品的特殊性1.1.所生产的产品时间概念强,其产品特殊的“鲜货”,它不能较长时间贮存,自搅拌开始至初凝之前必须浇筑完成。混凝土的凝结时间是根据我们所使用的外加剂所决定的,不同的季节凝结时间也不相同。各站一定要把握好这个时间,多做试验,控制好本企业供应的混凝土拌合物的凝结时间经常做一做试验。在出货单上注明卸料的时间,(冬季我们卸料时间一定要控制在1小时以内,太长入模的温度就达不到的,要保证入模温度在5℃)1。2。混凝土产品的生产是定时、定点、定量在一个工程部位上,是连续的不可间断的“半成品",由于预拌混凝土在搅拌完成后必须在2小时内送到施工现场完成浇筑,因此预拌混凝土有明显的销售半径,一般在50公里以内,由此导致预拌混凝土经营具有显著的区域性特征。从出厂开始至形成最终产品需要较长时间(如:通常以28天强度作质量验收的标准),其产品的最终形成必须依靠生产企业与施工单位的相互配合,质量结果不能在出厂时马上准确地检测出来。这就要求预拌混凝土企业必须层层把关、道道工序进行控制。保证出厂的混凝土100%合格2、搅拌过程管理搅拌楼的生产配料、搅拌过程是整个生产过程的核心环节,该环节任何一个小的错误或失误都会给后续的工序带来麻烦.(例如:操作平台上的标识应清晰、明确、便于操作员辨识。曾经发生过操作员误将粉煤灰当作水泥生产配料。结果不得不对已浇筑的混凝土做拆除处理,造成这起质量事故的主要原因就是该操作平台上水泥和粉煤灰储仓的标识按钮未作明确区分,按“粉料1”“粉料2”标识,操作员将“粉料1”“粉料2"颠倒了,产生配料错误),为此我们要制定防范措施,加强操作员业务技能培训,养成复核自我纠正的习惯。预拌混凝土实现了混凝土生产的专业化及规模经营,它的生产、运输及施工过程,要靠配套齐全、机械化程度很高的设备完成,机械设备性能的优劣及是否正常运转对与拌混凝土生产的效率及质量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必须对设备实行强有力的管理。影响混凝土质量的两个因素主要是设备的计量准确性及搅拌的均匀性.在预拌混凝土生产中,由于采用了机械或电子称对混凝土生产所需的材料进行精确的计量,混凝土能够按配方严格的配料,这使混凝土的离散性大大减小,并且使工程技术人员在混凝土中应用一些新技术、新材料成为可能,也使高强度、高性能能混凝土的生产成为现实。因此,预拌混凝土在质量方面相对于现场搅拌混凝土有明显优势,这个优势建立在精确的计量之上,如果没有可靠、精确的计量系统,混凝土的质量将难以保证,其优势也不复存在。混凝土中各种物料在体系中分布的均匀性对混凝土的质量也至关重要,通过机械搅拌将各种材料均匀拌和是目前主要的方法。搅拌不均匀的混凝土往往会出现强度偏低、坍落度偏小、粘聚性差、沁水量大、难泵送等等一系列的问题,有时甚至出现局部混凝土无强度或局部缓凝的严重质量事故。3、设备、运输车辆管理砝码校验定期对称量系统用砝码校验,遇质量异常波动时应及时复验,以保证混凝土按配合比准确地计量,同时必须保持控制室、各称量控制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