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政治经济学期末复习提纲一、名词解释1、生产力:生产力是指人们改造和征服自然,生产社会财富的能力。2、生产资料:是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的总和。3、生产关系:是指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4、生产方式:生产方式是指人们谋得社会财富的方式,它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5、经济规律:是指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6、劳动资料:是生产中用来影响和改造劳动对象的一切物质资料和物质条件,其中起重要作用的是生产工具。7、劳动对象:是人把自己的劳动加于其上的东西。8、劳动力:活的人体中存在的,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9、商品:是直接以交换为目的而产的劳动产品。10、使用价值:物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11、价值:凝结在或者说物化在商品中的人类劳动就是商品的价值。12、具体劳动:由自己产品的使用价值或者有自己产品是使用价值来表示自己的有用性的劳动,就是有用劳动,又称为具体劳动。13、抽象劳动:撇开劳动的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就是抽象劳动。14、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15、劳动生产率:作为生产某种使用价值的效率,是指具体劳动在一定时间内生产的效率。16、货币: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17、货币流通规律:是指决定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的规律。18、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它的内容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商品的价值量为基础。19、交换价值:交换价值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量的比例。20、生产社会化:是指生产过程本身的社会化,既有分散的小生产转变为大规模社会生产的过程。21、社会分工:是指劳动的分工,及各种社会劳动的划分和独立化。22、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23、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之比叫做剩余价值率。24、不变资本:是指资本家用来购买生产资料的那部分资本,其价值只是在劳动过程中转移到产品中去,数量不发生变化,叫做不变资本。25、可变资本:资本家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其价值随着工人购买生活资料用于消费而消失了,但劳动力再生产中被使用,不仅创造出劳动力价值,而且创造出剩余价值,实现了价值的增值,叫做可变资本。26、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之比,叫做剩余价值率。27、绝对剩余价值: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工作日延长从而剩余劳动时间延长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叫做绝对剩余价值。28、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剩余劳动时间相应延长而生产的剩余价值。29、超额剩余价值:是生产条件优越的资本主义企业由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而获得的剩余价值。30、资本积累:把剩余价值当作资本使用,或者说,把剩余价值再转化为资本,叫做资本积累。31、资本集中:是已经形成的各个资本的合并,它是通过大资本吞并小资本,或若干小资本联合成少数大资本而实现的个别资本迅速增大。32、资本循环:资本依次经过购买、生产、售卖三个阶段,变换三种职能形态,使自身价值增殖,最后又回到原来的出发点的运动,就叫作资本循环。33、资本周转:资本的循环,不是当作孤立的行为,而是当作周期性的过程时,叫作资本的周转。234、固定资本:是指有厂房、机器、设备、工具等劳动资料构成的那一部分生产资本。35、流动资本:是指投在原料、辅助材料和购买劳动力上的那部分生产资本。他们都在投入后经过一次生产过程,在产品出售后以货币形式或到资本家手中。36、资本有机构成: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且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叫做资本的有机构成,其公式是C:V。37、资本主义工资:是劳动力价值的货币表现,是劳动力的价格。38、成本价格:生产商品所费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和,表现为成本价格。39、利润:剩余价值表现为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是剩余价值的现实形态或转化形式。40、利润率:剩余价值与预付总资本之比,就是利润率。41、平均利润率:是全社会剩余价值总额除以社会总资本的结果。42、平均利润:不同部门的资本家根据“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的原则,按各自资本量大小和平均利润率分得一部分剩余价值,这就是平均利润。43、生产价格:在利润平均化趋势作用下,各部门产品不再按其价值出售,而是按成本价格家平均利润为基础定价销售。成本价格与平均利润之和,叫做商品的生产价格。44、超额利润:就是由商品的个别生产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