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二十二课五柳先生传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朗读课文,读准字音;品析语句,积累名句;2、能力目标掌握学习古文的方法;3、思想目标了解五柳先生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风貌。教学步骤(三个课时)第一课时导入: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五柳先生传》的作者陶渊明是中国著名的隐士,这是众所周知的,请问同学们脑子里的数据库中还知道哪些中国古代著名隐士的名字还有他们的生平事迹呢?诸葛亮、谢安(指挥至关重要的淝水之战)、沈括(《梦溪笔谈》和《茶论》)、蒲松林(《聊斋志异》和《农桑经》)……附:诸葛亮的人生之路却恰恰相反,本来他隐居在隆中山上,种豆养蚕,逍遥自得,但刘备就是要“三顾茅庐”,打破高人的田园生活。如果不是刘备的一念之差,说不定中国文化史上又多了一位高风亮节,才华横溢的大隐者。语云:“小隐隐于山,大隐隐于朝。”除了这些被大多数人所熟知的著名隐士之外,在中国古代,还有有一批身在官场心再在野的准隐士。如王维,开始做官,后来害怕了,但如辞官隐居又没有薪水,生活没有保障,于是虽做官,而不问政事,实际上过着隐居生活。这类人从名分上不能算做隐士,但有隐逸思想。沈括,他早年曾在各地做官,晚年隐居京口附近的梦溪,著有《梦溪笔谈》、《茶论》和《梦溪忘怀录》。《笔谈》被誉为中国科技史上的经典著作,其中就包括了许多与农业生产技术有关的内容;《茶论》顾名思意是一本茶学专著;而《忘怀录》“所集皆饮食器用之式,种艺之方,可以资山居之乐者”,是一本山居系统农书。清代的蒲松龄,写出了《聊斋志异》和《农桑经》等著作,成为著名的文学家和农学家。高超的文化素养使得脱离仕途的隐士们有更多的机会关心百姓民生,思考人生哲学,总结历史各个反面的知识。历朝历代无数隐逸的士人所创造的非凡博大的隐士文化却是值得当代人研究和思考的。一、作者简介陶渊明,他在人生的初期阶段所选择的依然是“学而优则仕”的儒家入世之路,只是随着年龄阅历的增长,随着对官场政治虚伪内幕的进一步了解,那些老早就潜伏在他思想深处的出世思想开始萌动,最终他选择了“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隐居生活。陶渊明出了名,不单单是因为他的“隐”,更多的是因为他的气节和文章。陶渊明是我国文学史上的大家,诗歌独开一派,散文造诣也很高,在上学期我们学习了他的《桃花源记》和《归园田居(其三)》,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他的著名的文学作品——《五柳先生传》。齐声朗读:陶渊明(365—427),又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现江西省九江市西南)人。生于东晋末期,出身于没落的地主官僚家庭。他少年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从少年起就经历了很多政治上的纷扰,后来出仕(当参军和县令这样的小官)到归隐,更遇到了晋宋易代的变迁,他对社会的动乱和官场的丑恶是很不满的。他归隐时四十一岁,虽然有不少复出机会,但直到晚年也“不肯复仕”。六十三岁去世,后人称他为靖节先生,自称五柳先生。他的作品一方面表现出守志不移的耿直品格,一方面对污浊的现实表现出强烈不满。还有大量的田园诗则表现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劳动本身的赞美。如《饮酒》、《归园田居》等晚年的《桃花源诗并记》,表现了他对理想社会的向往。他的诗给人最突出的印象是平淡自然。往往通过朴素的语言,白描的手法,真率自然的抒写来表现农村的日常生活和这种生活中的恬静心境,使人感觉真象是从“胸中自然流出”一样,没有一点的痕迹。二、文体知识传——小说的体裁之一,我国史书比较发达,传记一类文字也出现较早。《史记》《汉书》都包括大量人物传记。但是这些都是史传,本质上属于历史。所以,尽管它们也具有文学性,甚至被称为“传记文学”,对材料也有重要的剪裁和取舍,但总要比较全面地反映人物的生平事迹。《五柳先生传》是作者托言为五柳先生写的传记,实为自传,它是纯文学性传记。三、听录音,读准字音shìzhécénɡdānpiáoyànqiánlóuchóushānɡyú嗜辄曾箪瓢晏黔娄俦觞欤四、整体感知㈠请用课文原句答题:1、“五柳先生”的字号来源于_____________。2、“五柳先生”最突出的性格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3、“五柳先生”的三大志趣_______、_______、________。4、“五柳先生”的生活境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赞语中哪句话与传文中“不慕荣利“一句相照应?________________。6、写出文中一个成语,并解释它的意思不求甚解——原来有不咬文嚼字的意思,现多指只满足于一知半解。宅边有五柳树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性嗜酒常著文章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不汲汲于富贵㈡归纳总结按要求填表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