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开口小,挖掘深——谈写作技能的教学深圳市宝安区教科培中心倪岗《语文月刊•学术综合版》2010.1人大复印期刊《初中语文教与学》2010.7全文转载作文教学长期陷入一种“老大难”的境地中,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学生缺乏一定的写作能力。从写作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学生写作能力是由写作内容知识、写作技能(程序性知识)和写作策略性知识三类知识构成,而写作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就是这三类知识的习得转化迁移的结果。写作内容知识是写作能力中最至关重要的,而对于写作内容的知识,教师却偏偏很难传授。写作内容知识的丰富主要靠“行千里路,读万卷书”,从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来丰富自己。在教学中,则是主要通过促进学生广泛的阅读来实现。这也是个别教师认为作文无法教的原因。可以说,写作内容知识涉及到方方面面,不可能指望有限的写作教学,也不是写作教学的根本目的。写作教学所要着重培养的是学生的书面语言表达能力,而不是教给他们表达的内容。因而,在写作内容知识相当的情况下,写作技能与写作策略性知识就显得非常重要。有意识地运用一些写作技能与写作策略性知识能够准确、形象的表达,有效地提高写作能力。尤为重要的是,写作技能与写作策略性知识是可以教的。因此,我们应当将作文教学的重点放在要教给学生怎样写,而不是教给他们写什么。因此,写作教学的目标应是技能的训练和策略的培养。本文仅就写作技能的教学谈几点思考,求教于方家。一、写作技能的分类及其定义写作技能分为写作动作技能和写作智慧技能。写作动作技能本质是一套规则(或程序性知识)支配作者手指和手腕的肌肉协调。其表现形式是书写和打字。[1]写作动作技能在写作活动中具有很大的作用,它直接影响到写作的质量和速度。写作智慧技能是指运用概念和规则进行布局谋篇和遣词造句以恰当表达自己思想的技能。[2]主要分为三种类型:遣词技能、造句技能、谋篇技能。写作动作技能需要身体的肌肉协调才能完成,写作智慧技能则在头脑内部完成。两类技能实质上都属于程序性知识的范畴,其行为表现为解决“怎么做”的问题。但需要注意的是,写作动作技能与写作有密不可分的关联,但不属于写作教学范畴,本文所指的写作技能主要指的是写作智慧技能。二、写作技能的内容写作技能到底包括哪些内容呢?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将写作技能分成不同层次的子技能:从写作过程分:审题技能、写提纲技能、立意技能、取材技能、组材技能、遣词造句技能、修改技能。从文体角度分:记叙文写作技能、说明文写作技能、议论文写作技能、应用文写作技能、诗歌小说戏剧散文等文学作品写作技能等。再细分,这些技能还可以分成不同的子技能,如组材可分成开头结尾技能、过渡照应技能等;记叙文写作技能可分为叙述技能、描写技能、抒情技能等;叙述技能又可再分为顺叙、倒叙、插叙、补叙、追叙等子技能;描写可分为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景物描写、场面描写等子技能。因此,进行写作技能训练,就应该首先对构成一定技能的子技能进行片断练习或专题练习,一项一项地练,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子技能;然后再逐层上升,综合若干子技能进行整体性练习;最后达到对整个写作技能的掌握。[3]为此,我们应当提炼写作技能的训练要素,细化写作技能的训练目标,建立科学、系统的训练序列。三、写作技能教学建议1.建立科学、系统的作文技能教学体系写作技能教学是目的性很强的活动,盲目零碎的教学不可能取得最佳训练效果。所以要有整体的总目标,更重要的是将总目标合理地分解成一系列的子目标。每一个子目标又确实环环相扣、密切联系,从而保证总目标的实现,力求使写作技能训练形成由浅到深,由易到难、从单项到综合的科学训练系列。面对许多语文教师的作文教学处于“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漫无目标,毫无针对性的窘境,写作教学序列化成为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即使目前没有专家能给出科学、明确的写作教学序列化的成果,但大到学科组、备课组层面,小到教师个人也要有一些哪怕是粗浅的序列化的尝试,至少比盲目、随意的写作教学要好得多。2.精选知识点,明确“怎么样”写作技能有许多种,是否都需要教学呢?事实上是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因此要根据学生的认知心理学和学生的实际认真筛选能够对学生的写作有明显影响的知识点。笔者认为,应把握好以下两个方面:(1)选点要注意“小”。选点不宜宽泛,比如一次写作技能教学就试图解决描写的技能,可能只是水过鸭背,看似都讲到了,而实际学生无法领会,也无法转化为能力。“小”才能挖掘“深”,才能便于教学,真正促进写作技能提升。(2)要给学生明确的写作技能的方法。很多教师光强调学生要掌握什么,而不太注重掌握这技能该“怎么样”。例如,我们光要求学生具体、生动、形象,但究竟如何才能具体、生动、形象很多人都没有更深的思考,学生也就只能停留在概念的理解上,而无法从概念转化为技能。郑桂华教授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