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关汉卿,号已斋,大都人,约生于金末(十三世纪初叶),卒于元成宗大德年间(1297—1307)。曾任太医院尹。但邾经《青楼集序》说他入元后“不屑仕进”。其家庭在金代当有一定社会地位。入元后很可能未出仕,仅以剧作家兼艺人身份活跃于大都戏剧界。文人发生分化,一部分投靠蒙古贵族,为他们出谋划策,成为他们的统治工具;一部分看不惯黑暗现实,忧郁消极,“杯酒自放”,做了隐士;还有一部分对社会黑暗进行抨击。通五音六律滑熟,甚闲愁到我心头!……我也会围棋、会蹴V、会打围、会插科、会歌舞、会吹弹、会咽作、会吟诗、会双陆。——【南吕】一枝花·不伏老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恁子弟每谁教你钻入他锄不断斫不下解不开顿不脱慢腾腾千层锦套头。我玩的是梁园月,饮的是东京酒,赏的是洛阳花,攀的是章台柳。——【南吕】一枝花·不伏老杂剧也叫元曲,是元代最流行的一种戏曲形式。大都是杂剧初期的中心地,元朝初期杂剧作家中,大都人有19位。他们成立了创作组织“书会”,专门编写剧本和唱本。【南吕】一枝花·赠珠帘秀轻载虾万须,巧织珠千串,金钩光错落,绣带舞蹁跹。似雾非烟,妆点就深闺院,不许那等闲人取次展。摇四壁翡翠浓阴,射万瓦琉琉色浅。[梁州]富贵似侯家紫帐,风流如谢府红莲,锁春愁不放双飞燕。绮窗相近,翠户相连,雕栊相映,绣幕相牵。拂苔痕满砌榆钱,惹扬花飞点如绵。愁的是抹回廊暮雨萧萧,恨的是筛曲槛西风剪剪,爱的是透长门夜月娟娟。凌波殿前,碧玲珑掩映湘妃面,没福怎能够见。十里扬州风物妍,出落着神仙。[尾]恰便似一池秋水通宵展,一片朝云尽日悬。你个守户的先生肯相恋,煞是可怜,则要你手掌儿里奇擎着耐心儿卷。【南吕】一枝花·杭州景普天下锦绣乡,寰海内风流地。大元朝新附国,亡宋家旧华夷。水秀山奇,一到处堪游戏,这答儿忒富贵。满城中绣幕风帘,一哄地人烟凑集。元成宗大德初年,他创作散曲《大德歌》10首,可能在这之后不久去世。马致远,以字行,名不详,晚号东篱。河北东光县人。约生于1250年左右,卒于1321—1324年之间。叹寒懦,谩读书,读书须索题桥柱。题柱虽乘四马车,乘车谁买长门赋,且看了长安回去。——【双调】《拔不断》【南吕】金字经夜来西风里,九天鹏鹗飞,困煞中原一布衣。悲,故人知未知?登楼意,恨无上天梯。蛩吟罢一觉才宁贴,鸡鸣时万事无休歇。何年是彻?看密匝匝蚁排兵,乱纷纷蜂酿蜜,急攘攘蝇争血。——【双调】夜行船花开但愿人长久,人闲难得花依旧,夕阳暂留。酒中仙,尘外客,林间友。黄橙带露时,紫蟹迎霜候,香醪羡篘,酒和花,人共我,无何有。细杖藜,宽袍袖,断送了西风罢手。常待做快活头,永休开是非口。——【双调】行香子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作杂剧15种,今存《西华山陈抟高卧》、《马丹阳三度任风子》、《半夜雷轰荐福碑》、《破幽梦孤雁汉宫秋》、《江州司马青衫泪》、《吕洞宾三醉岳阳楼》及与李时中、红字李二、花李郎合著《邯郸道省悟黄梁梦》7种,《晋刘阮误入桃源》存残曲1支。《汉宫秋》全名《破幽梦孤雁汉宫秋》,通过昭君出塞的故事,借汉元帝之口抒写作者历史兴亡、男女欢爱和民族忧患之情,曲辞典雅,文采斐然,为元杂剧上乘之作。明·臧晋叔《元曲选》置其于百种杂剧之首。[双调·梅花酒]呀!俺向着这迥野悲凉:草已添黄,兔早迎霜;犬褪得毛苍,人搠起缨枪;马负着行装,车运着糇粮,打猎起围场。他、他、他,伤心辞汉主,我、我、我,携手上河梁。他部从入穷荒,我銮舆返咸阳。返咸阳,过宫墙;过宫墙,绕回廊;绕回廊,近椒房;近椒房,月昏黄;月昏黄,夜生凉;夜生凉,泣寒螀;泣寒螀,绿纱窗;绿纱窗,不思量。你看那龙争虎斗旧江山,我笑那曹操奸雄,我哭呵哀哉霸王好汉。为兴亡笑罢还悲叹,不觉的斜阳又晚。想咱这百年人,则在这捻指中间。空听得楼前茶客闹,争似江上野鸥闲,百年人光景皆虚幻。——《岳阳楼·贺新郎》万花丛里马神仙,百世集中说致远,四方海内皆谈羡。战文场,曲状元,姓名香贯满梨园。《汉宫秋》、《青衫泪》、《戚夫人》、《孟浩然》,共庾、白、关老齐肩。——明初贾仲明挽词王实甫父亲王逖勋曾从质子军,并跟随成吉思汗西征至西域,“赠通议大夫、礼部尚书、太原郡侯。”妻子是阿噜浑氏,受“赠太原郡夫人”。父德信,治县有声。擢拜陕西行台监察御史。与台臣议不合,年四十余即弃官不复仕。累封中奉大夫,河南行省参知政事,护军,太原郡公。母张氏,封太原郡夫人。——苏天爵《滋溪文稿》王实甫之词,如花间美人。铺叙委婉,深得骚人之趣,极有佳句,若玉环之出浴华清,绿珠之采莲洛浦。——(明)朱权《太和正音谱》《西厢记》故事源头是唐元稹的传奇《莺莺传》(《会真记》)。写唐贞元年间书生张生与少女崔莺莺从恋爱、结合到离异的悲剧故事。王实甫《西厢记》一方面删减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