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体和乳状液.ppt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1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胶体和乳状液.ppt

胶体和乳状液.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6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一节分散系第二节溶胶第三节高分子溶液第四节表面活性和乳状液【教学目标】1、分散系的分类(了解)2、溶胶的性质、胶团的结构(掌握)3、高分子化合物溶液的特性(熟悉)【教学重点】溶胶的性质、胶团的结构【教学难点】胶团的结构第一节分散系分散系是指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物质中所形成的体系。被分散的物质称为分散相,容纳分散相的介质称为分散介质。如生理盐水就是NaCl被分散在水中所形成的分散系,NaCl是分散相,水是分散介质。按分散相粒子的大小不同,分散系可分为三类:分子或离子分散系和粗分散系,见下表第二节溶胶(一)溶胶的光学性质(二)溶胶的动力学性质1.布朗运动在超显微镜下可观察到胶体粒子在介质中不停地作无规则运动特点:胶粒越小,温度越高,介质粘度越低,布朗运动越激烈2.扩散当溶胶中存在浓度差时,胶体粒子就能自动地从浓度大的区域移向浓度小的区域,最后达到均匀状态的现象特点:浓度差越大,扩散越快作用:利用胶粒扩散又不能透过半透膜的性质,可除去溶胶中的小分子杂质,使其净化,即透析或渗透。“血透”疗法3.沉降分散相粒子在重力的作用下逐渐下沉的现象作用:测定溶胶或生物大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纯化蛋白质,分离病毒(三)溶胶的电学性质1.电泳(图)在外电场的作用下,胶体粒子在分散介质中定向移动的现象电渗在外电场作用下,分散介质通过多孔性物质作定向移动的现象2.胶粒带电的原因1)胶体粒子选择性的吸附与其组成相似的离子以降低较高的表面能,并带上相应的电荷,如AgI溶胶2)固体胶粒与液体介质接触时,表面分子会发生部分电离,使胶粒带电,如硅酸溶胶二溶胶的结构三溶胶的相对稳定因素和聚沉(二)溶胶的聚沉聚沉:在一定条件下,溶胶粒子聚集成较大的颗粒从分散介质中沉淀析出的现象使溶胶聚沉的方法:1)加入电解质电解质的聚沉能力,主要取决于与胶粒带相反电荷的离子即反离子的价数,反离子价数越高,聚沉能力越强2)加入带相反电荷的溶胶3)加热第三节高分子化合物溶胀:溶剂小分子进入卷曲成团的高分子化合物的分子链空隙中,导致高分子化合物体积成倍甚至数十倍的增大。溶胀现象是高分子化合物在溶解过程中所特有的,也是溶解的前奏,随着溶剂小分子与高分子彼此相互扩散,最后形成高分子溶液。因此,高分子化合物在形成溶液时,要经过溶胀过程。然而其溶解过程是可逆的,即当用蒸发、烘干等方法除去溶剂后,再加入溶剂它能自动溶解。而溶胶一旦聚沉,很难或不能用简单加入溶剂的方法使之复原。(一)高分子溶液的特性溶液与高分子溶液性质比较只有加入大量的电解质才能破坏溶剂化膜,是高分子化合物失去稳定因素,导致分子聚集,而从溶液中聚沉析出。盐析:加入大量的电解质,使高分子化合物从溶液中聚沉析出的过程。应用:分离蛋白质,如在血清中分别加入浓度为2.0mol/L、3.5mol/L的硫酸铵,可使血清中球蛋白、清蛋白分步沉淀而分离.(二)高分子溶液对溶胶的保护作用高分子溶液对溶胶的保护作用具体体现为在溶胶中加入一定量的高分子溶液,能显著地提高溶胶对电解质的稳定性。如:1)在含有明胶的硝酸银溶液中加入适量的氯化钠溶液,形成氯化银胶体溶液,而不是沉淀;2)医用防腐剂蛋白银就是蛋白质保护的银溶胶;3)医用胃肠道造影的硫酸钡合剂是阿拉伯胶保护的硫酸钡溶液;4)医药用的乳剂,一般也是加入高分子溶液来提高其稳定性。高分子溶液对溶胶起保护作用的原因:1)加入的高分子被吸附在溶胶粒子的表面,将整个胶粒包裹起来,形成一个保护层2)高分子化合物有很强的溶剂化能力,相当于再胶粒外面又增加了一层溶剂化膜,从而有效地阻止了胶粒的聚集,大大增加了溶胶的稳定性高分子溶液对溶胶的保护作用在人体生理过程的中有重要的意义。血液中的碳酸钙、磷酸钙等微溶的无机盐,都是以溶胶形式存在,尽管它们的溶解度比在水中提高了近五倍,但仍能稳定存在而不聚沉,原因就是血液中的蛋白质溶液对这些微溶盐起了保护作用。但当肝、肾等疾病使血液中的蛋白质减少时,蛋白质分子对它们的保护作用就会减弱,微溶盐就有可能沉积在肝肾等器官中,形成各种结石第四节表面活性剂与乳状液若将液体内部的分子移到表面,就必须克服这种内部分子的拉力而做功(表面功),它以势能的形势储存于分子表层,表层分子比内层分子多出的能量称为表面能。以ES表示。一定质量的物质分散的越细小,表面积越大,表面能越高,体系越不稳定。在一定条件下,表面能ES与表面积△A有下列关系:ES=Y△A一切物体都有自动降低其势能的趋势。从上式可知,降低表面能有两种途径:减小△A和降低Y.对纯液体来说,一定温度下Y是一个常数,只能通过降低△A来实现。如水珠长呈球形,小水滴能自发合成大水滴。对于固体或盛放在固定容器中的液体,△A一定,只能降低表面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