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三年级传统文化第一单元教案.doc
上传人:yy****24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9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鲁教版三年级传统文化第一单元教案.doc

鲁教版三年级传统文化第一单元教案.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一课《三字经》(一)教案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原文,熟读成诵,积累语言。2、引导学生体会含义,受到儒学经典熏陶,弘杨民族文化。3、初步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通过本课,使学生明白读书学习对我们人生的重要性,要打好坚实地知识根底,长大以后才能为社会做出应有贡献的道理。二、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原文,熟读成诵。三、教学难点体会原文的含义,感受到只有好的教育方法,才能让子女成才的深刻意义。四、教学准备《三字经》故事,原文释义,古筝磁带,《三字经》朗读磁带。五、教学模式三个版块:(一)故事激趣、(二)诵读感悟、(三)、拓展升华。六、教学流程(一)故事激趣1.同学们,你们听过《孟母三迁》《孟母断织》的故事吗?(如果有学生知道,就让学生讲一讲。)2.那么,你们想不想听老师讲一讲呢?(古筝配乐讲故事,在讲的过程中简介孟子及“子”的含义)3.听了这个故事,你想到了什么?(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见解,初步感受蕴含的深义。)4.过渡新授:这个故事,就出自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三字经》,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原文。(二)、诵读感悟1.朗读原文,读通读顺。(1)、师范读,要求学生认真听,注意不认识字的发音,尤其是平翘舌的读音。(原文: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杨)(2)、学生自由读,要求:边读边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3)、同桌互读,要求:及时正音,把原文读通顺读流利。(4)、指读,随时正音,(5)、小组比赛读。看哪组读得又准确又流利。(6)、开火车读,看哪列火车看的又快又准。2、诵读原文,读出节奏韵律。(1)、读古文不仅要读通读顺,还要读出节奏和韵律。你们想听一听吗?(放《三字经》的朗读磁带。)(2)、试着自己读一读。(3)、指读一生评一师评。(评价中引导学生进一步读出节奏韵律。)(4)、拍手打节奏,齐声背诵。3、质疑释义。(1)、同学们,真聪明!那这章《三字经》说的是什么意思呢?在读的过程中,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2)、在汇报中质疑中,体会原文的含义。(3)、你们想知道《窦燕山—教五子》的故事吗?那就听老师来讲一讲吧!(古筝配乐,进一步感悟原文所蕴含的深刻意义。)(4)、小结,可见,好的教育方法,对我们的成长是多么的有利啊!(三)拓展升华1、在生活中,你的爸爸妈妈是如何教育你的?你喜欢他们的做法吗?说说理由。(启示思维,当你长时间看电视时,当你早上不爱起床时,当你和小朋友生气时,当你……你的爸爸妈妈是如何做的?)2、假如,你的爸爸妈妈此时就在你的眼前,你想对他说什么?(把老师当作家长,师加以引导与鼓励,)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之下,在座的每一位同学,将来都会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教学反思: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原文,熟读成诵,积累语言。引导学生体会含义,受到儒学经典熏陶,弘杨民族文化。初步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通过本课,使学生明白读书学习对我们人生的重要性,要打好坚实地知识根底,长大以后才能为社会做出应有贡献的道理。第二课《三字经》(二)教案教学目标:1、阅读《三字经》片断,学习三字经里介绍的知识,了解其中的人文故事,懂得勤奋学习的道理。2、激发学生阅读中华经典的兴趣,培养学生感悟经典内容的能力。教学过程:课前谈话:交流读过的好书和自己知道的读书名言。一、谈话导入,整体感知《三字经》很高兴和大家一起读书。经常读书会使我们增长知识,陶冶情操。《三字经》可谓是家喻户晓,上到70岁的老人,下到几岁的孩子,都能背上几句。你们会背吗?这样吧,我一句,你们一句。师生接背:前面所学三字经二、读《三字经》,讲人文故事1、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勤奋好学的民族,至今流传着许多名人勤奋好学的故事。请仔细看图,你知道图上说的是谁的什么事呢?逐一出示名人勤奋读书图片,请学生说故事。(路温舒披蒲编、、孙敬悬梁、苏秦刺骨)师随时点评引导:哪一点令你特别受感动?路温舒编席抄书:为了读书,真是绞尽脑汁。孙敬悬梁:这倒真是一个克服困意的好方法。可惜我们男孩子没有机会了,老师倒是可以一试,女孩子也可以试试哦。苏秦刺股:那是尖锐的锥子啊,疼吗?2、这么多感人的故事,老祖宗用了最精练的语言,记录在《三字经》里。你能找到这些句子吗?(出示)披蒲编,削竹简,彼无书,且知勉。头悬梁,锥(zhuī)刺股,彼不教,自勤苦。自由读。在这些话里,找到刚才我们讲的故事了吗?还有什么故事没有讲过?你知道吗?没有书读,就借来抄在蒲席上,刻在竹简上;没有灯油,就抓萤火虫照明,就着雪光读书;读书困了,头悬梁锥刺股,不惜伤害自己的身体;没有时间读书,就在打柴、放牛的间隙,利用一切时间读书。他们的故事感动、教育了一代又一代人。怀着这份感动,带着这份敬佩,我们再来读读他们的故事。(齐读。)三、拓展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