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沙滩上的童话教学设计(0002).docx
上传人:飞飙****ng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8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人教版-沙滩上的童话教学设计(0002).docx

人教版-沙滩上的童话教学设计(0002).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人教二下10.沙滩上的童话【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会认“堡、插”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量”,会写“周、围”等9个字,会写“周围、补充”等10个词语。2.朗读课文,能读好人物对话,感受儿童生活的快乐。3.展开想象,能根据提示用上提供的词语编故事。过程与方法1.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能够边读边想象孩子们在沙滩上玩耍的情景,感悟课文带给大家的乐趣。2.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中的词、句、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分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想象孩子们在沙滩上玩耍时的情景,感受文字之美。2.体会童年生活的快乐,培养乐观的生活态度和热爱生活的品质。【教学重点】1.会认“堡、插”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量”,会写“周、围”等9个字,会写“周围、补充”等10个词语。2.朗读课文,能读好人物对话,感受儿童生活的快乐。3.展开想象,能根据提示用上提供的词语编故事。【教学难点】展开想象,能根据提示用上提供的词语编故事。【教学素材】1.识字卡片。2.课件。【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流程】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会认“堡、插”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量”,会写“周、围”等9个字,会写“周围、补充”等10个词语。2.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教具准备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引入课题。同学们喜欢童话吗?你们读过哪些童话?今天我们要去感受另外一种童话。板书课题:沙滩上的童话。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沙滩上怎么会有童话?童话怎么会在沙滩上呢?)(课件出示1)二、初读课文,渗透识字方法。1.学生用以前学过的方法自读课文:读课文,划出生字。借助拼音,读准确。2.同桌合作,互相交流自己的识字方法。3.全班交流。注意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和识字经验,采用生动有趣的记字方法。(课件出示2)挖:注意右下部分没有撇,被挖掉了。狠:大灰狼的尖牙没有了,看它还怎么凶狠起来。补、装、赛、救、忘是形声字。读准“量”,多音字;“赛”声母是平舌。4.指导书写。三、再读课文,将课文读正确流利。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课件出示3)朗读指导:课文中快乐、焦急、兴奋、忘我的感情,抑扬顿挫的节奏,可以通过朗读而清楚地显现,在读到凶恶的魔王时,心里满怀愤怒,读得咬牙切齿。而读到大家欢呼胜利的时候,读得手舞足蹈。跟随课文的情节,适时改变自己的情绪。2.同桌合作,一人读,一人听。要求读流利,不读破。3.同桌发现并推举读得好的同学当众朗读,并夸夸好在哪里。一人读一人夸。4.这篇课文一共有几节?你最喜欢读哪一节,多读几遍,想想读懂了什么。设计意图由课题中的“童话”引入,开门见山,马上将学生带到课文的学习中来。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采取有趣的方法识字,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指导学生利用肢体语言来朗读,为将来演讲作准备。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巩固所学生字、词语。2.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1.检查学生自制的词语卡片,认读积累词语。2.开火车认读生字、词语。二、理解课文,感悟朗读1.听录音朗读,想想,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我们在沙滩上筑城堡;我们编了一个童话故事……)(课件出示1)2.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说说“快乐天地”在哪儿?我们为什么称它为“快乐天地”?(“这里”指沙滩,我们经常去那里做有趣的活动,所以是我们的快乐的地方。)你们喜欢这个地方吗?读出你的喜欢。(课件出示2)3.我们玩了一个什么“有趣的活动”?(沙滩上垒城堡)是怎样做的?我们编织了一个什么童话?(学生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后用自己的话说。理解“编织”。)师引读。(课件出示3)师:我们在沙滩上——师:城堡周围——师:不知谁说了一句——师:接着又有人补充——师:第三个小伙伴说——4.学习第三自然段。(课件出示4)(1)指名读。评议。用自己体会的感情比赛朗读。(抓住“趴”、“四面八方”、“挖呀、挖呀”、“欢呼”;“终于”、“一……就”等词语来朗读体会小朋友心地纯善。“我们欢呼着胜利,欢呼着炸死了魔王,欢呼着救出了公主。”排比句写出了孩子们战胜邪恶、赢得胜利的无比兴奋的心情。指导读好。)(2)孩子们的故事是真的吗?妈妈为什么会被我们当作是公主?听老师朗读4、5自然段,学生思考。(我们太高兴了,我们被当时的情景感染了。)妈妈怎么会出现在身后?(结合第一自然段的“偷偷”来理解:“偷偷”说明我们怕大人知道批评我们贪玩,制止我们去玩。于是只好不告诉大人,私自去玩,还自以为大人不知道。可事实上,妈妈或许见我们玩得很高兴有意思,并没有责怪我们。只是见我们没按时回家有点担心我们,便找来了。引导学生充分说,来体会父母对孩子的爱。)(课件出示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