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良都中学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状况的调查分析(1).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6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中山市良都中学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状况的调查分析(1).doc

中山市良都中学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状况的调查分析(1).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山市良都中学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状况的调查分析丘月山34号青少年是心理卫生问题的高发人群。资料显示,我国10%~30%的青少年存在或多或少的心理障碍,表现为各种形式的心身疾病。青少年的心理卫生问题如不及时解决,不仅妨碍健康成长,而且将影响其成人期间的生活质量。因此,综合研究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对于引导青少年如何正确处理心理卫生问题、顺利渡过青春期、做学习生活的主人以及提高心理素质和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调查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良都中学460名青少年学生进行心理评估,并分析有关特定因素,为开展良都中学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预防心理疾病提供参考。一、对象、材料和方法调查对象:良都中学初一级至初三级三个年级共十七个班的学生当中,采取分层随机抽样,抽取各年级三个班(其中各年级包含一个快班),共调查学生460人,获有效问卷443份,有效应答率为96.30%。其中男生204人,占总人数的46%,女生239人,占总人数的54%。类别人数年级初一144初二135初三166重点与非重点重点164非重点2792、心理健康状况评定材料:运用SCL-90评定研究对象的心理健康状况,按1~5分的5级记分法统计SCL-90的总均分以及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和睡眠及饮食共10个因子分。3、调查方法:在同一时间内用统一指导语对以班为单位的该校中学生实行集体调查。问卷采用记名方式,学生填写后当场收回。4、统计分析:采用方差分析和t检验。三、结果与分析(一)男女生比较:从表一可以看出,男生在躯体症状、抑郁、敌对、偏执、睡眠及饮食均分高于女生,在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恐怖、精神病性高于男生。(二)快慢班比较从表二可以看出,慢班在各因子的均分高于快班。(三)年级比较从上表可以看出,初一、初二、初三在强迫、人际关系与偏执存在显著性差异。四、讨论与分析及教育对策(一)、良都中学学生心理适应不良原因分析从调查结果来看,与普通高中学生相比,职高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较为严重,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四个方面:1、社会因素。社会在科技、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迅速发展和竞争的加剧对公民的整体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其成长环境日趋复杂,因而增加了儿童青少年发生心理行为问题的可能性。特别是对于职高学生来说,他们比普通中学的学生更早也更多地接触到社会上的一些不良现象,这对职高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很强的腐蚀作用。再加上传统观念鄙视职教的陋习和看不起职高生的错误观念更加重了刚刚跨入职校大门新生的心理负担。2、学校因素。学校是施加健康影响、培育健全人才的重要场所。然而,如果学校教育思想有偏差,教育观念相对落后,缺乏正确的教育理念,教师教育方法不适当,校风、班风不良则都会引起职高生的某些心理问题。以升学教育为目的的学校少有关心,甚至歧视学生。这部分学生又往往都进入职高,容易产生自卑自弃、厌学逃学的问题。而教育内容狭窄,个性培养欠缺,又使得部分学生经受不住失败的打击,产生紧张焦虑、害怕恐惧等心理障碍。教育方法简单粗暴、惩罚讥讽后进生,会严重挫伤学生的自尊心,使其变得冷漠对立、消沉退缩、自暴自弃。校风班风不正,比吃穿、比长相、吸烟赌博、不讲卫生、不尊敬师长、打架斗殴、早恋逃学、耍流氓、破坏公共秩序和财物等现象若不及时制止纠正,任其泛滥,都会严重影响职高生的心理健康发展。3、家长的行为举止、教育态度与方式。存有封建传统思想残余的家长,重男轻女、重普高轻职高,把子女视作自己私有财产,对子女的独立人格尊重不够,实行家长主义、命令主义,这样的家庭子女的心理问题也较多。还有不少独生子女家庭,存在溺爱、娇生惯养等不正常的家庭教育和抚养现象,极易使孩子形成孤僻、自私、任性、不合群、唯我主义等不良个性和心理机制。(二)、教育与辅导对策调查结果表明,我们的中学生心理问题不容忽视。学校教育应为成长中的中学生提供良好的心理发展空间。学校可创设各种生活情境让学生充分体验并学会面对同样情境时应如何处理。班主任沟通工作也至关重要,让班主任知道哪些学生心理有异常状况出现,应运用心理发展规律、心理教育原则对学生各种问题给予启发和引导。还有学生运动时间不足会导致生理上的一些不适反应,身体素质下降,间接影响心理健康。建议学校增加学生的活动时间和内容以增强学生的体魄。同时学校可举办心理卫生讲座,介绍有关学习、记忆、脑力运用等方法以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从而提高学生的心理水平和适应能力。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营造良好心理教育氛围,并通过开设心理辅导课、举办心理讲座、各学科教学中的心理渗透、班级团体教育活动、家庭教育等方式,加强对初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