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七、沁园春.长沙毛泽东一、教学目标1.了解词作的写作背景,体会诗人的宏伟志向和豪迈情怀,开阔自已的眼界与胸怀。2.品味诗词,理解景中寓情、情中显志的特点。3.用普通话朗读并背诵全词,朗诵时用恰当的语气、语调表达作品的思想感情和自已的理解、感受。二、教学难点1.从意象的角度了解关于湘江秋景和少年同学的描写。2.领会浪遏飞舟的深刻含义。三、教学方法语言品读法。通过朗读、品读、诵读,体会词中意象,把握词作情感。四、时间安排:2课时五、教学过程(一)介绍词作的写作背景学生诵读课文导读第1段(二)初步了解词作的表达含义学生诵读课文导读第2段(三)整体感知词作,把握文章整体内容1.听配音朗诵2.讲解诵读节奏3.教师范读4.学生诵读词作5.背诵全文(四)分析课文,深入理解词作1.诗人独伫橘子洲头,看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完成下表内容:景物特征景物特征山红遍林尽染江碧透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万类霜天竞自由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2.词作者看到这翻生机勃勃景象,引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考?显示了青年毛泽东什么样的宏伟胸襟和高远志向?引发了诗人对祖国命运的思考:“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显示了青年毛泽东以天下为已任的宏伟胸襟和高远志向。(五)诗人回忆往昔的恰同学少年,他们有什么特征,体现一种什么的精神风貌?人物特征精神风貌同学少年风华正茂青春活力批判精神英雄气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六、表达技巧1.借景抒情,情景交融。2.用生动精炼的语言表达思想感情。诗词要用最少的字,表达最深邃的道理,最复杂的内容,最丰富的感情。七、总结1.背诵全文2.这首词是诗人对长深秋景物的描绘,对往昔岁月的追忆,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思虑,抒发了以天下为已任的壮志豪情。全词洋溢着蓬勃的青春活力和昂扬豪迈之气。八、课堂练习1.给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注音。沁园春()峥嵘()百舸争流()携()百侣曾游()橘子洲()挥斥方遒()浪遏飞舟()怅寥廓()2.下列诗句朗读节奏有错误的一项是()A.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B.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C.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D.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3.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歌在形式上以行为单位,分行的主要依据是节奏,而不是内容。B.《沁园春•长沙》,“沁园春”是词牌名,它从形式上规定了词的字数、平仄等,与内容无关;“长沙”是标题,揭示了有关内容。C.词是我国古代一种可以配乐歌唱、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又名长短句、诗余、曲子词等,它始于唐盛于宋。D.古人按字数把词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和长调(91字以上);但无论多少字,都分为上下两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