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會史03早期教會史34羅馬帝國第四次逼迫.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6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教會史03早期教會史34羅馬帝國第四次逼迫.doc

教會史03早期教會史34羅馬帝國第四次逼迫.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羅馬帝國第四次逼迫奧熱流(MarcusAurelius)接承王位(主後161~180年),第四次逼迫開始,許多信徒殉道,在法國和亞細亞一帶,尤其眾多。奧氏乃斯多亞派的大哲學家,對於任何事都不動心。因為不服信主的人熱誠洋溢,也不信永生之道,遂仇視教會。他本人雖然不信鬼神,但是身為羅馬國王,見基督徒不赴廟宇,認為有損其尊嚴;加以信徒常說屬天的國定勝屬地的國,誤認近乎叛逆;於是任人迫害教會。當時所用的暴刑,常使旁觀者戰慄,而驚奇受苦者的勇敢。有人被迫用受傷的腳行過荊棘、利殼和尖釘;也有人被鞭打,直到筋脈畢露。裘曼尼葛(Germanicus)是個青年的基督徒。他被扔給野獸噬害,他的勇敢激勵了旁觀的人,使數人悔改歸主,因此觸怒了百姓,群起呼叫「滅盡惡人,快捉玻雷卡。」結果,士每拿教會的監督玻雷卡,和十二位其他的信徒,不久亦名錄殉道者的冊子上。菲麗西達(Felicitas)是一位尊貴的羅馬主婦,品德高尚,信道虔誠。她有七個兒子,個個受她良好的教導。國內發生地震、饑荒和水災,謠言紛傳,說這些災害乃因基督徒不敬鬼神所致,百姓群起攻擊信徒。菲氏和她的兒子們因此被執。王令巡撫波勃里審問他們。巡撫先從母親著手,以為只要說服母親,餘者自然跟隨。無論是利誘,或是恫嚇,菲氏的信心堅定不移。她輕看應許,也鄙視恫嚇。巡撫乃轉移目標,分別審問她的兒子們。他們的信心堅強,他們的意見相同。於是下令全家處死刑。長子經鞭打後用重物壓死,次子、三子被木棍擊死,四子被推下山谷跌死,其他三個幼年的被斬首。母親亦被斬首示眾。游斯丁(JustinMartyr)也在這次逼迫中殉道。他是一位著名的哲學家,原籍撒瑪利亞的尼波立(Neapolis),生於主後103年。他受到當時的最高教育,並且遊學埃及。在亞歷山大,他獲悉編譯聖經七十士譯本的一切人物事蹟,參觀過他們工作的小房間。他愛慕真理,是個博學鴻士。他研究斯多亞派和巴黎培戴底派(即亞里斯多德派)的哲學,嘗試過畢賽古利的制度(即輪迴學說)。後又轉攻柏拉圖的哲學。迨主後133年,當他三十歲之時,悔改歸主。他曾寫過一篇優美的通啟,勸告世人,歸服他新近所得到的信仰。他的生活十分純潔,堪稱基督徒哲學家。他也用他的才智來勸導猶太人。他常遊行各地,最後寄居羅馬城,在那裏開辦學校,教育多人。當外邦人開始逼迫基督徒的時候,他上書羅馬皇帝,替基督徒申辯。結果王降旨緩和逼迫。不久以後,他與克利新發生辯論。克氏乃諷刺派的著名人物,為人不修品行。游斯丁的理由十分有力,對方無法駁倒,於是克氏懷恨在心,極思報復。當時適有夫婦二人住在羅馬,都是不良之徒。後來婦人悔改信主,多次設法使她丈夫歸正,均告無效,乃請求離異。因而激怒了丈夫,上告婦人乃基督徒。經婦人苦求後,丈夫又收回控訴,但竟遷怒引領婦人信主的托拉米(Ptolemeus)。托氏被判死刑,另有一位羅西(Lucius)亦同被處死。游斯丁寫第二篇申辯文,辯說刑罰太過殘酷暴烈。克氏就乘機進讒言,以致游斯丁和他的六個同伴一起被捕。他們因拒絕向偶像獻祭,又不肯反悔所信,遂被鞭打而後斬首。時在主後166年。其時日耳曼人崛起,進兵侵犯羅馬。王率師迎敵,被誘中伏,有全軍覆沒之慮。左右前後盡是峻嶺敵兵,水源又絕,情形狼狽萬分。雖求告各種偶像,全屬子虛,毫無結果。於是吩咐軍中的基督徒起來呼求神。他們就從全軍中分別出來,俯伏在地,懇切禱告。奇妙的拯救立刻臨到,大雨滂沱,溝壑盡滿。在王給羅馬議員的信內,他承認說:「當我無法抵抗敵人時,就渴望本國的鬼神前來幫忙,但是呼求無效,解救不至。我束手無策,乃吩咐一切我們所稱為基督徒的人集合起來。結果人數眾多,超出意外。事後我覺悟自己無緣無故忿恨他們。他們不用號鼓,也不用武器,單求告並相信他們心裏的神,這位神住在他們的良心裏。由此可信,我們雖稱他們是惡人,而他們卻敬拜一位在他們心裏的神。他們俯伏在地,懇切禱告,不只為我,也為全軍禱告,求神憐憫我們,因為我們已經五日無水,且又深入敵人腹地,軍抵德國中部。我說,當他們面伏於地,禱告一位我所未識之神的時候,立刻有涼爽的大雨沛然下降,而在敵人的營地卻落下大量冰雹,間有雷轟電閃。我們不難看出最有能力的神施展無敵的幫助,因此就准許這些人作基督徒,免得他們的禱告轉過來責罰我們,我亦成為將來災害的禍首。」這件事使迫害暫時停止,至少在王所直轄的境內平靜一時。可是不久逼迫又在法國興起,特別在里昂,基督徒所受的刑罰,殘忍得無法形容。那時著名的殉道者有亞葛特(VetiusAgathus)。他是一個少年人,為所信的真道竭力申辯,並且承認自己是基督徒。結果被處死刑。許多人受他勇敢的激勵,大膽承認主名,以致與他遭受同樣的結局。有一位體質孱弱姊妹,名叫白蘭第那(Blandina),得到天上的特別力量,竟能忍受刑罰多時,使執刑的人又驚奇又疲倦。當維也納教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