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公转》七年级地理教案.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444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地球的公转》七年级地理教案.pdf

《地球的公转》七年级地理教案.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地球的公转》七年级地理教案《地球的公转》七年级地理教案1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地球公转的概念、运动方向、周期。2.使学生理解由于地轴与公转轨道面成66。5的夹角、太阳直射点的变化规律、二分二至点的含义。教学重点、难点:理解地球公转示意图,弄清二分二至点的含义教学媒体:手电、地球仪、自制地轴与公转轨道面成66.5度的夹角模型。教学过程:[片段]:分析地球公转示意图[讲解]:地球上的光热来自太阳,冷暖的变化也与接受到的太阳光热密切相关。由于日地距离遥远,地球比太阳小的多,一般把太阳照射到地球的光线看作一组平行光。[板图]:平行光照身射球体时直射点的图形特征[提问]:哪儿是直射点?直射点在图形上有什么特征?[小节]:平行光线延伸过圆(球)心的光线是直射线,和球的交点就是直射点[演示]步骤:(1)地球仪在灯泡的照射下,最亮处就是直射点(2)另一地球仪摆在对面(注意观察两者轴的倾斜方向)用教鞭连接两地球仪的直射点,教鞭恰好通过光源中心,三点成一线。(注意两个球体的光点的位置有什么不同)(3)旋转教鞭一周,所得轨迹就是公转轨道。[学生活动]由学生充当太阳和地球,演示地球公转示意图。请观察,地球绕日公转中,直射点的位置有无变化?一个学生(个儿稍高)当太阳,在中间,向两侧张开双臂,表示平行光四个学生(个儿差不多)的头当地球,分别站在P11地球公转示意图的四个位置1学习必备-欢迎下载上。[演示步骤]:1.找齐.“太阳”张开双臂旋转一周,他的手指均指向四位同学鼻子位置。(鼻尖代表赤道)2.倾斜.A,B,C,D四个“地球”的头同时指向北极星方向(A前倾,C后仰,B,D侧偏)3.观察.确定二分二至点。(太阳的直射光分别指向---A眼睛、C嘴、C,D鼻子)4.公转.四个“地球”在轨道运行,位置相互替换。辨别新位置(注意保持头的倾斜方向不变)5.自转加公转。留一个“地球”,让他自己旋转一周的同时向前跨一步(注意保持头的指示方向不变)[分小组演示]:教师指导[提问]:哪个时间看不到头顶?哪个时间看不到下巴?这两个时间出现的是什么现象?读一读:极昼极夜[小结]:学生用观察和体验的结果填入表中节气太阳直射纬度极昼极夜春分3月21日夏至6月22日秋分9月23日冬至12月22日北回归线2学习必备-欢迎下载赤道南回归线北极圈南极圈板书:二.地球的公转1.绕太阳旋转2.方向:自西向东3.周期:一年(356天)《地球的公转》七年级地理教案23学习必备-欢迎下载教材分析《地球公转》在七年级已经学过,初中阶段的重点是:地球公转的方向、周期、地轴倾斜及由此产生的太阳直射点移动、昼夜长短变化、四季的形成。■学情分析1.本班学生优秀生在1/4,中层生占1/2,有1/4的学生成绩不是很理解,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办法,通过组内、组间、师生合作互助交流,解决问题,实现全体学生成绩的提升。2.七年级学习过的内容,现在有所遗忘,通过复习,温故而知新,加深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课标考纲要求1.分别用事实说明地球公转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课标)2.能够运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公转;(考纲)3.知道四季更替和五带形成是地球公转造成的;(考纲)4.懂得比较不同季节正午太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度。(考纲)■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观看教学视频、动画等,理解地球公转的规律及各种现象的相互关系。2.熟悉地球公转中的知识点并系统化。3.分析图形,运用知识点解决问题。【过程与方法】1.运用播放视频、动画,投屏,角色扮演等教学手段,让学生通过具体的感知,理解抽象理性的地理原理,培养学生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的地理核心素养。2.采用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进行教学,统筹分配时间,分工合作,优势互补,展示、评价、互助,面向全体学生。3.投屏包括:平板屏幕投影,平板控制讲台电脑,平板充当移动的实物投影仪,增强教学效果。【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进行教学,角色扮演,培养学生间的团结互助精神,实现学生上的“精准扶困”,引起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4学习必备-欢迎下载■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地球公转的定义、方向、周期及地轴倾斜指向。2.地球公转过程二分二至点的日期、太阳直射位置及昼夜变化规律。【教学难点】1.理解地球公转的规律及各种现象的相互关系。2.系统化地球公转中的知识点。3.分析图形、数据,运用知识点解决问题。■教学策略感性到理性认知法、问题导学复习法、合作探究法、小组讨论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