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有效性的策略构建和实施.doc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9M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有效性的策略构建和实施.doc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有效性的策略构建和实施.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意外之中的收获,难能可贵的资源——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有效性策略的实施与思考回澜初中李长青内容提要:作为新课程教学下学习方式改革的目标之一,合作学习方式已为越来越多的老师所重视,专家和老师们都在不同程度地研究合作学习。而且,浙江版的数学实验教材,在每个学期中都安排了多个合作学习,对合作学习的重视程度是不言而喻的。可我总是有这样的一种感觉:专家的研究理论化程度高,对于一线实践者来说实施实在有些困难;而许多一线的实践教师的经验,都是在不能把握合作学习要义的基础上展开的,甚至于有些把低效的合作当作开展合作学习的方式在进行研究。本课题的研究正是基于这样的一种思考,从发掘、审视自己身边的教学事例入手,通过透析原生态下的课堂合作学习,寻找理论与实践的支撑,构建出一个在我们的实践中行之比较有效的合作学习教学策略,以期为我们的新课程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关键词:合作学习有效策略一段教学“意外”引发的思考【问题】:质量检测部门对甲、乙、丙三家公司销售的电子产品的使用寿命进行了跟踪调查,统计结果如下:甲公司:4,5,5,5,5,7,9,12,13,15;乙公司:6,6,8,8,8,9,10,12,14,15;丙公司:4,4,4,6,7,9,13,15,16,16。请回答下列问题:87.48;87.82;11.56;31.36(1)分别求出以上三组数据的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解答】:平均数众数中位数甲公司856乙公司9.688.5丙公司9.448(2)甲、乙、丙三家公司在该产品的销售中都声称,其销售的该产品的使用寿命是8年,你如何理解他们的宣传。【解答】:甲公司用的是平均数;乙公司用的是众数;丙公司用的是中位数。(3)如果你是顾客,你将选购哪家公司销售的产品,为什么?【解答】:乙公司。因为从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三项指标上看,都比其他的两个公司要好,他们的产品质量更高。这是浙江版数学教材八上第四章的配套作业本中的一个问题(问题2适当进行改动)。也是我在进行课堂教学中出现的一个意外,使我颇有感触:正当我带领学生解决完上述三个问题的时候,一个现实背景印入脑海:假如你是推销员,对上述产品应该做如何推销?由于是瞬间的思考,还不够成熟,因此我边思考,边提出了这样的一个问题:假如你是推销员,你最喜欢推销上述的哪一种产品?——这是显而易见的:乙公司的产品。就在这时,一个学生L××提出了他的不同意见:丙公司的产品。学生不禁愕然,但转瞬之间,不等L××作出解释,教室里就热闹开了,3个学习小组自行合作,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接着,争论声一片,许多学生都争相发表自己的意见,约3分钟后得到了结果。——从产品寿命的最高年限看:乙公司是10,12,14,15;丙公司是13,15,16,16。显然,购买丙公司的产品的使用寿命比较高的机会比乙公司产品大一些。“机会?”是啊,学生考虑了日常生活中应用得最多的数学统计学的知识——概率。显然,这样的说法还有些不够成熟,然而对于中位数、众数、方差等统计量,实际上有多少人会去注意呢?我不禁点头表示赞赏。“那么,老师,有没有办法把甲公司的产品推销出去呢?”一个以前很少发言,数学基础也不是很好的男生突然提出问题。我一惊,我也正在思考这个问题,我一直没有可以解释的好方法,也就没有提出来。(;;,而且从稳定性上看,也是乙占优势),我本来想组织学生“合作学习”的(想从学生中寻找思路)。但此时全班学生却陷入了一片沉默之中,我也极力搜索答案,一会儿,一位女同学突然提出了她的思路:“老师,我想在进行推销时,先用丙把乙比下去,就比如采用刚才的办法;之后在用稳定性(方差)或众数让甲把丙比下去,就利用了吧”。是啊!学生采用的迂回策略,虽然不一定能在现实生活中应用,但这“灵光一现”毕竟为“我”解决了一个很大的难题,我不禁为之击节叫好。学生的表现带给了我更多的思考:学生中蕴涵的能量是无穷的,如何真正地发挥学生的作用,如何使我们的课堂更具有效率,应该是作为新课程下的初中数学教师经常要考虑的问题。但我想,我们要发挥学生的潜力,不应该只注重学生个体的能量,而更应该关注绝大多数的学生,那么,如何真正地促进他们的学习效率的提升?更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群体的作用?而在上面的教学过程中,我深深地体会到,对于一些难度较高的问题,也许学生个体的水平能发挥,但对于大众数学的学习,合作学习是一种很好的方法。然而,观察我们身边的合作学习,我却发现低效的合作在其中的成分很大,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随着合作学习方式为更多的老师所采用,我们必须要寻找提高课堂合作学习效率的有效策略。本文正是基于这样的一种思考,审视原生态下的合作学习,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提出自己的构想,以期为我们的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审视原生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