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散系及分类学案.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4KB 金币:18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分散系及分类学案.doc

分散系及分类学案.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8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分散系及分类》学案分散系:将一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的混合体系叫做分散系。能够分散其它物质的物质叫做分散剂,被分散的物质称作分散质。(举例:1.CuSO4溶解在水中形成分散系,其中分散剂是:,分散质是:该分散系也叫做。2.将泥沙与水混合形成分散系,其中分散剂是:,分散质是:该分散系也叫做。3.向沸水中滴加饱和的FeCl3溶液继续加热煮沸,得到一种均一、透明的红褐色的分散系,它是不是一种溶液呢?实验探究1:用一束光照射分别装有CuSO4溶液和上述3制得的分散系,会观察到什么不同的现象吗?(参阅教材P27图2-6)(结论:用一束光照射上述两种分散系时,第二种分散系中能观察到一条明亮的光的通路,说明上述3制得的分散系不是溶液,而是一种新的分散系,称之为胶体。)实验探究2:对泥沙和水混合后的悬浊液和上述步骤3制得的胶体进行过滤,在滤纸(小孔的直径约为100nm)上会留下什么?说明什么?(前者过滤时滤纸上留下泥沙等固体,而后者滤纸上没有固体)实验探究3:已知淀粉溶于水形成的也是一种胶体,将淀粉溶液和NaCl的混合溶液装入一个半透膜袋中,将半透膜袋(一种小孔直径在1nm左右的薄膜,如鸡蛋壳内膜,人体小肠膜等)放入盛有蒸馏水的烧杯中,几分钟后,取烧杯中的液体分装于两支试管中,一只试管中加入用HNO3酸化的AgNO3溶液(检验Cl-),另一支试管中加入碘水,各有什么现象?说明什么?(第一支试管中有白色沉淀,第二支试管中不出现蓝色,说明溶液中的分散质能透过半透膜,而胶体中的分散质不能透过半透膜)思考:1.溶液、浊液、胶体三种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什么?(分散质微粒直径不同,浊液:>100nm,所以不能透过滤纸;胶体:1-100nm之间,所以能透过滤纸,但不能透过半透膜;溶液:<1nm,所以能够透过半透膜)2.胶体中混有溶液的混合物如何得到纯净的胶体?(将混合液装入半透膜袋内并放入盛有蒸馏水的烧杯中,多次换水,最后半透膜袋内可得纯净的胶体,此方法叫做渗析法)2.浊液、溶液、胶体三种分散系中的分散质微粒的直径为什么不同?浊液中的分散质是分子的巨大集合体;胶体中的分散质是一些高分子(如淀粉溶液、蛋白质溶液)或者小分子的集合体[如Fe(OH)3];而溶液中的分散质是小分子或离子(如蔗糖溶液中分散质为蔗糖分子,NaCl溶液中分散质为Na+和Cl-)3.用一束光照射浊液、胶体和溶液三种分散系时为什么胶体中会出现一条明亮的光的通路(丁达尔效应)而其它两种没有丁达尔效应呢?区别溶液和胶体的方法是什么呢?。(参阅教材P27科学史话)4.浊液、胶体及溶液这三种分散系的稳定性如何?(参阅教材P28科学视野)结论:胶体一是种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100nm之间的分散系,胶体粒子不能透过半透膜,但能透过滤纸,一束光照射时能产生丁达尔效应,可用渗析法提纯胶体,按照形成胶体的分散系的状态不同,可以分为液溶胶、气溶胶和固溶胶。小结:1.填表分散质粒子直径分散质粒子种类均一性、稳定性举例浊液胶体溶液2.三种分散系的本质区别:3.区别胶体与溶液的方法:4.胶体与溶液混合物的提纯方法:5分散系的分类及分类依据:分散系依据:、(以下了解)5.胶体介稳定性的原因:6.列举常见的胶体及与胶体有关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