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的乡村治理现代化【完整版】.doc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51 大小:1.7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的乡村治理现代化【完整版】.doc

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的乡村治理现代化【完整版】.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4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的乡村治理现代化【完整版】(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可编辑放心下载)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的乡村治理现代化——从三农问题的应对策略到整体性的治理转型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和城乡统筹开展的力度加大,中国的农村社会,出现了各式各样的问题,既有原先就存在的乡村混混危害基层政权和农民利益的问题,也有劳动力总量下降,农村呈现出“空心化〞的问题。还有土地流转与农业规模经济式生产的推广和试验,因为一些村干部利用手中权力谋和承包商侵害农民利益,导致农民上访,群体性事件和农民自杀抗议的种种农村社会问题。这些问题对于政府的合法性、发动能力与治权失灵等造成了严重的后果。〔贺雪峰,2007〕那么,这些问题该如何解决?我们认为,这些问题应该被纳入到一个总体性的社会事实范畴〔郭伟和,2021〕,而不是“打地鼠〞式的治理—那里有问题治那里。因为,只有顶层设计指引下的整体性底层设计,才会有破解三农问题困境的可能性。这就同时需要乡村治理现代化的被提出、阐释和实践。而乡村治理现代化,就是指坚持乡村制度建设,运用法治的力量和引入市场的力量,社会的力量和乡土本色具有的内生性资源,把乡村事务实践到程序化、制度化和民主化的程度。比起“压力型〞和“维控型〞治理,要显得更加的科学,进步和文明。首先,让我们先回溯既有文献的梳理和思考当中。不难发现,乡村治理自1990年代中后期以来,从范式转换到治理转型,主要有以下四个特点:〔1〕历史性的维度;〔2〕整体性的维度;〔3〕外乡性维度;〔曹锦清,2021〕〔4〕试错性的维度。然而,这些维度,在十八大以后所提出的“国家治理能力与体系现代化〞〔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指导下,就需要我们重视“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可能。而后者是前者的一种具体性、实践性和面向农村问题的现代化治理需要。其次,就目前所存在的“非现代化治理〞视角来看,不同的研究进路对于乡村治理和解决机制的对策各有不同。〔1〕在治理的视角方面。韦加庆等人认为〔2021〕,农村社会的治理需要有整体性的视角,构建一体化的治理模式是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的必要选择。申端锋却认为〔2021〕,不需要整体性的考量,而是把乡村问题分类治理。他指出,“有分类无治理〞是当前基层政权的应该进一步明确的问题。〔2〕在治理的方式方面。张康之〔2021〕认为,应该采取合作治理,因为从现实来看,后工业化已经造就了新的社会形态,在社会治理的意义上,已经呈现给我们多元主体主体并存的居民,从这样的一个现实情况出发,我们需要构建一种合作治理的模式。然而,孔凡义〔2021〕却认为,中国社会变迁导致了“双重流动〞和“别离流动〞,所以对传统的社会管理模式形成了挑战,这就意味着“国家—社会〞的关系呈现出一种新状态,故此流动的社会需要流动治理。刘紫凌,张先国等人〔2005a〕认为,中国乡村治理可以尝试社区化的方式。他们以湖北秭归杨林桥镇为例,进行了相关阐述。卢福音〔2021〕认为,构建一种派系的村庄公共权力机制和配置,是化解当前乡村问题的关键。可以让不同的派系进行竞争,并把派系嵌入乡村开展之中,以让农民获得权益。还有的学者建议从政治学的绩效管理方面,或者转变“驻村〞制度,实现“坐班〞等方式来化解农村问题。等等。〔3〕国内外的治理方面。李金红等人〔2021〕从税费改革方面,比拟了英国、法国、韩国和印度,指出了国外的治理机制和不同策略,提供给中国加以借鉴。王培刚,庞荣等〔2005〕从国际乡村治理模式的视野,强调充权的乡村治理方案,为中国的乡村治理问题提供建议。他们的努力,意在从“外围〞来抽取经验和策略,供中国借鉴以化解三农问题。通过以上文献的梳理可以发现,在看待三农问题的视角、解决三农问题的方式等方面,学界可谓是下足功夫,从不同的维度和方式上既强调外乡的内生性资源〔孔飞力,2007〕的重要性,又吸纳西方的治理模式,例如“充权〞和赋予农民公民权〔徐勇,项继权,张英红等,2021〕等,以此来解决乡村治理视域下的三农问题。可是,却很少有学者注意到,在十八大以后的“治理现代化〞于国家和底层社会的重要性。我们意在强调加强底层社会的整体性治理现代化的实践在于,只有在一个总体性的框架以内,而不是分散化的治理,把三农问题纳入到乡村治理的范畴当中加以解决。而乡村治理现代化的意义不仅在于可以与国家治理现代化有互动及继承合理性来源,还可以用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方式,把底层社会的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加以利用,实现乡村治理现代化的软着陆,以破解农地流转中的农民上访,群体性事件,农民自杀抗争,后税费改革时期的乡村治权失灵,国家发动能力被弱化的等等一系列的问题。这也即是本文的主要意义和目的所在。刘晨系澳门大学社会学系博士生;张甜甜系河南科技大学林学院助教。原文已完。下文为附加文档,如不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