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lj****88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X 页数:58 大小:51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docx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48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汇编15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反复诵读,读出文章韵味,并积累一些文言字词。2、品味文中意境优美的写景句子,学习景物描写的方法。3、体会作者的特殊心境,感悟作者的人生态度。学情分析《记承天寺夜游》表达了作者微妙复杂的心情。话中有诗,意蕴深远,适合学生的诵读学习。学生经过近两年的学习,对于文言文的阅读与学习已初步形成了一定的学习方法,但对文言文阅读分析还不够到位,特别是情景交融、借景抒怀的文言文,讲解本文时,要注意引导、启发学生的思维,并努力创设情景,以诵读为主,激发学生兴趣,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让学生能够在读中思、读中品、读中悟。重点难点1、品味文中意境优美的写景句子。2、体会作者的特殊心境,感悟作者的人生态度。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月在古诗里给人的感觉是温柔多情的。要么象征着团圆,要么暗示着分离,总能给人一种淡淡的清凉的味道。而这正迎合了历代文人的雅兴,所以,文人学者们常借月亮来抒写自己的情怀。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借月抒怀的诗句吗?指名吟诵,然后显示图片齐诵。二、吟读课文,读出文言味道。1、播放音频朗读。2、生自由读,显示初读要求。3、指名试读,并指名评价(从字音、节奏等方面来进行点评)。4、师指导读,重点指导如何读出文言的味道。5、再指名读,全班齐读。三、译读课文,积累文言词汇。1、显示要求。2、结合课下注释译读课文,标出疑难字词。3、生质疑。4、师检测。(1)重点文言词,抢答。(2)重点语句理解。指名翻译,小结译句方法。5、开火车译读全文。四、赏读课文,体会写景之妙。过渡:齐读标题,并指名说说标题的意思。标题概括了文章内容,究竟是怎样的月色让原本打算睡觉的作者忍不住起来散步呢?1、出示描写庭中月色的句子。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2、学生自选角度赏析,师巡视并给予适当的指导。(1)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富有表现力的字词角度,表达的情感角度等去赏析。(2)闭目想象当时庭院中的景象,感受文字绘成的“画面”,用“步于中庭,目光所及,……”这样的句式来描绘月景图,品析文章写景的妙处。3、交流提升:假设①:当学生想象和描述的画面出现偏离。比如,学生把藻荇当成真的,这样描绘“步于中庭,目光所及,皎洁的月光洒满整个庭院,庭院中水池里的水草交错纵横。”归纳方法:翻译入手,扣词展开。如扣紧“如”“空明”、“交横”等词。同时提示这里用到层层比喻的修辞手法。假设②:学生的想象单薄。例如,仅从字面翻译。归纳方法:调动感官,合理想象。如从动静、明暗、点面、线条等角度,调动视觉、听觉、触觉、心中的感觉等感官来描绘文字绘成的“画面”之美。4、朗读指导:放慢语速,放低语调。读出夜游承天寺的一点宁静的味道。五、品读课文,感悟作者心境过渡:试想在这样清幽宁静的环境中散步,作者的心情如何?你能从文中找到依据吗?(这时学生应该能品出欣喜和悠闲)此时再顺势引导:但这些只是作者表面的情感,实际上作者当时的内心情感要更复杂。文中就有一句话抒发了作者的情感,找出来并体会一下。1、出示抒情句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2、简介作者苏轼过渡:如此才华横溢的苏轼在政治上有怎样的遭遇呢?3、联系背景,观看视频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合作学习。探究:理解“闲人”的含义?谈谈你的感受。4、交流展示小组学习成果,师引导提升,突破难点:提示:①生活清闲。苏轼当时因乌台诗案被贬谪到黄州担任团练副使,但不得“签书公事”,是一个有职无权的闲官。张怀民也是被贬谪到黄州,挂了一个闲职。他们“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所以清闲。②闲情雅致。有闲情雅致的:并不是所有清闲的人,都会有如此雅兴。现代生活中有很多闲人,他们宁愿把时间掷在搓麻将、玩游戏之上,是想不到安静喜悦地赏月的。可见,这里的闲还是“闲适”的闲、“闲情雅致”的闲。5、结合上面的学习收获,朗读课文,读出文章的情味。朗读指导:1)拉长字音,品味情感。如:“念——无与为乐者”,有一点寂寞之感;“盖——竹柏影也”,有一点兴奋:“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有一点感慨。2)放慢语速,放低语调。读出夜游承天寺的一点宁静的味道。如读月下写景段。3)节奏轻快,淡淡喜悦。如: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寄情自然,见月则喜,月色如水,庆幸喜悦。)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见到好友,竟也没睡,兴致大增。)盖竹柏影也。(融进自然,心情闲适,恍然大悟,心情畅和。)(新课标要求“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在阅读时努力做到知人论世”,鼓励学生“积极地、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