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提高农村初中作文教学水平管见扬中市三跃中学黄克荣时代车轮滚滚向前,社会的发展一日千里,全国各地作文教学改革的浪花异彩纷呈,但有些农村初中的作文教学法尚处于传统的“应考型”的框囿,仍然未能摆脱局部孤立的、零碎的,甚至是盲目的境地,教师要么“一包到底”,要么“撒手不管”,任其连缀,学生“谈文色变”,自始至终处于一种被动状态,期复一期,年复一年,恶性循环。即使部分有识之师想改变这一落后的现状,由于种种原因,往往是事倍功半,收效甚微。针对这一现状,要想使我们农村初中的作文教学水平来个大翻身,达到课标规定的“写记叙文,做到内容具体;写简单的说明文,做到明白清楚;写简单的议论文,努力做到有理有据;根据生活需要,写日常应用文”且“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的目标,从而收到最佳效果,使学生能“以我手写我心”,运用自若,笔者作为一位基层初中语文教学工作者,想谈几点拙见。一、必须注意写作之源和语文表达之间的关系。“必须寻到源头,方有清甘的水喝”。叶老的这句名言告诉我们,不能断源去研究作文,否则,就等于切断了作文的生命线。生活实践就是这个源,即“表达”之源,离开了生活实践这个源,“表达”这个池子将会干涸、枯竭。作文教学不应当限于课堂习作训练的范围,教师要想方设法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向丰富多彩的生活这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作文“源头”。利用农村中学的优越地理位置,引导学生走向校园、家庭、社会、大自然,让他们亲自观察工厂、集市、耕种、收获的场面,观赏生动感人的视频,通过各种途径,丰富学生的生活,让他们在广阔的沃土良野之中采撷生活的蜜,使他们空荡的脑瓜充盈起来,从而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然后让他们在课堂上口头描述所见所感,以此锻炼他们的思维和表达。我想这就是落实当前语文界提出的“大语文”的具体做法吧。久而久之,日积月累,学生就会觉得有话可说,这就是叶老说的“有所写”,这就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那种“要我写”变为现在的“我要写”。学生有了写作的欲望,写起文章来,才能把主观情感巧妙地融汇到客观事物之中,学出的文章才能上品味,这样把写作之源与语言表达紧密结合起来。学生就会将丰富多彩的生活认识得全面深刻,表达得具体真切、生动形象。二、必须注意阅读、理解,语言表达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阅读理解好似一条纽带,贯穿作文教学的始终,叶老说:“教学生阅读,一部分的目的在给他们个写作的榜样”,阅读理解是学生对生活水平的间接感知,它既能促进对生活的认识,又教给了表达这种感知和认识的方法,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是作文教学的前提、基础,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目的和归宿,这是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决定的,学语文的目的重在运用,使学生陶冶情操,学会知识,培养能力,运用语文教学发展学生智力,发展学生德育,发展学生美育。我在平时的教学中,十分注意摆正这种关系,在教给学生基础知识,培养阅读能力,听话能力,说话能力的同时,特别注意教给学生一些具体语文中分析归纳出来的最基本的写作知识,并通过多渠道、多形式的系列训练引导学生把从阅读中学到的基本功,写作方法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从而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如何“迁移”,它们的最佳结合“部位”在哪里?1、培养学生积累阅读精华的习惯和能力。让学生人人备有集锦本一个,分门别类地收集“写景、状物、记人、叙事、说明、议论”的优美诗句,精彩片断、写作方法,从中吸取写作的营养。2、叶老说:“语文教材无外是个例子,这个例子,要使学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巧。”扎实落实三种文体的系列训练,每种文体的各种能力系列训练,及突出强调某种文体某种能力的分项定格训练,从而把学生从阅读学中到的各种表达方法转化“迁移”为学生作文时得心应手、运用自如的能力。3、摒弃重文轻思、重定轻用、重文轻人等传统思想,经常组织学生进行肖像描写比赛,手抄报比赛,口头作文比赛,应用文比赛,自制贺卡比赛。这些行之有效的方法既能突出训练这一主线,又突出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又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作文水平。4、加强课外阅读,充分发挥校园图书室的作用,经常指导学生选择读物,以读促写。这些做法深受学生称道。由此可见,运用了迁移知识,正确处理阅读和语言表达之间的关系是作文教学法中不可忽视的,它是学生获得写作知识,进一步转化为写作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三、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成功的向导”。叶老说:“老师如果有方法引起他们的兴趣,使他们觉得看书有味道,不仅乐于读课本,而且热切盼望多看其他的书,这就是老师启发的初步成功”。叶老及前面的两句话,强调了只要老师教法灵活多样,就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有了兴趣,就能心情愉快地去学习,不觉得学习是一种负担。因此,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