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美丽的小路》教学设计《美丽的小路》教学设计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美丽的小路》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美丽的小路》教学设计1学习目标:1、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屋、旁、鲜、堆、积、干、净、洗、澡”10个生字。能在老师的指导下描写4个左右结构的字“推”、“堆”、“洗”、“净”。2、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按标点停顿。能根据句子的标点,读出不同的语气。3、懂得爱护环境,保持环境整洁,人人有责;整洁美好的环境能让人们心情舒畅。4、能观察自己家周围的环境,并仿照课文或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教学重点:1、能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并结合课文认识本课10个生字。2、能正确朗读课文,能根据句子的标点读出不同的语气。教学难点:能根据句子的标点读出不同的语气。课前准备: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想象说话:1、出示课题:美丽的小路齐读2、小朋友,你来猜猜看,这会是一条怎样美丽的小路呢?请学生想象说话。说明: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发挥孩子的好奇心和想象力来说话,为孩子口语表达创设情景。同时也激起孩子学习的兴趣。3、小朋友们说得可真好,那么书上究竟是怎样来描写这一条美丽的小路的呢?让我们来听听课文的1----3节。二、学习课文1----3节1、边看多媒体边听课文录音1----3节(1)为什么说这是一条美丽的小路?它究竟美在哪里呢?(2)学生交流指导朗读第一小节:师范读→指名读→打擂读说明:对于“花花绿绿”、“五颜六色”等词要读重音,通过反复的朗读来体会小路的'美丽。(3)师引读:这么美的小路,兔姑娘看见了说……鹿先生看见了说……(4)指导朗读句子“啊,多美的小路啊!”(读出赞美的语气)2、学习生字“屋、旁、鲜”(1)谁已经和这三个字宝宝交上好朋友了?(2)学生交流“屋”:整体认读音节;“旁”:同“傍”作比较;“鲜”:编顺口溜鱼羊鲜3、齐读课文1----3节(说明:这篇课文可以分为“美丽的小路→小路变脏了→小路又变美了”这三层进行教学,而10个生字也可以穿插其中进行分散学习。因为学生一次次读句子、读课文的过程,也是对这些生字认知的过程。反复认知后在对该段中出现的生字进行教学,更有利于学生记忆。)三、学习课文4----7节过渡:这么美的小路,朋友们都喜欢在这里散散步、说说话。可是有一天,美丽的小路变了,它变成什么样了呢?请小朋友们闭上眼睛,听老师读课文4----7。1、老师读课文4----7(1)学生想象:你仿佛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2)如果你走在这条路上,你会怎么样呢?过渡:那么,兔姑娘、鹿先生和鸭先生又有什么表现呢?请小朋友们自己来读读课文的4----7。2、学生自由读4----7思考:兔姑娘、鹿先生和鸭先生有什么表现呢?它们又是怎么说的呢?3、全班交流(1)指导朗读句子“美丽的小路不见了。”①看见美丽的小路变得这么脏,你心情怎样?②指名用生气的语气来读读这句话。③齐读。(2)指导朗读句子“美丽的小路怎么不见了?”①师引读:兔姑娘走过小路说……鹿姑娘走过小路说……②指导朗读句子“美丽的小路怎么不见了?”看看句子后是什么标点,应该读出怎样的语气?(读出疑惑的语气)③师范读→指名读→齐读(3)指导朗读句子“我一定要把美丽的小路找回来!”①鸭先生说了什么?②指导朗读句子“我一定要把美丽的小路找回来!”看看句子后是什么标点,应该读出怎样的语气?(读出肯定的语气)③指名读→男女赛读→齐读(说明:根据标点读出句子不同的语气,是这篇课文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因此在教学4----7节时,可以以此为突破点,重点进行这几句话的朗读指导。让学生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感受到美丽的小路变脏了,是大家乱扔垃圾、破坏环境造成的。从而做到在读中理解,在理解后读得更有感情。)4、学习生字“堆、积”(1)讨论:你用什么好方法记住“堆、积”(2)反馈交流5、师生合作,分角色朗读4----7节四、学习课文第8节过渡:那么大家是怎样把美丽的小路找回来的呢?1、听录音第8节(1)听录音,思考:大家是怎样做的?(2)全班交流(抓住几个动词)2、自由读第8节想象:这条美丽的小路以后会怎样呢?3、学习生字“推、干、净、洗、澡”(1)认读生字竞赛: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生字,说出自己识字的方法。字形比较:“堆----推”、“澡----操”;“净”注意后鼻音;洗可用加部首的方法等。(2)书写指导:堆、推(说明:学生由于课外阅读,识字量不太均衡。针对学生个体差异实行因材施教:识字量大的孩子充当小老师,不再觉得识字枯燥无趣,识字量小的孩子有足够的时间认读,也不至于丧失信心。所以这样设计有利于培养全体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