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加法的验算教学设计课题名称加法的验算科目数学年级三年级教学时间1课时学习者分析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掌握了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从中初步感受到了加减法的关系,如根据一个加法算式再写出一个加法算式和两个减法算式,想加法算减法等等。本节教学就是从这些已有知识出发,引导学生去探索加法的验算方法。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验算的意义,掌握加法验算的方法,学会对加法进行验算,提高计算能力。2、过程与方法:经历验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体会验算方法的灵活,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3、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自觉检验的意识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加法验算的方法。难点:体会验算方法的多样性。教学资源情境课件。教学过程教学活动11.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是三年级的学生了,有过自己买东西的经历吗?有没有算错账、找错钱的时候啊?那是因为什么呢?哦,是因为我们或者是售货员粗心计算错了,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种新的本领——验算,来帮助你检验计算的结果是否正确。我们先来学习加法的验算。板书课题:加法的验算教学活动22、学习例1,引入加法的验算:课件出示27页情境图(一):(1)请同学们说说图中讲的是一件什么事?(2)这个买东西的过程包含了哪些数学问题?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汇报交流,师板书:问题一:妈妈买了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一共要付多少钱?问题二:妈妈付了200元,售货员阿姨应该找给妈妈多少钱?(3)你会列式计算吗?学生独立列式并计算。请两名学生板演:135+48=183(元)200-183=17(元)(竖式略)课件出示27页情境图(二):售货员阿姨找给妈妈17元钱,细心的小明在想什么呢?谁能帮助他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发表意见,师引导:判断找的钱对不对,也就是要检查计算的结果是不是正确。那我们就先来检查一下妈妈一共要付的钱对不对,检验加法的计算结果。教学活动33、合作探究加法的验算:(1)学生独立思考。(2)小组讨论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同时指导验算的格式):用48+135,看得数是不是183。用183—48,看得数是不是135。用183—135,看得数是不是48。重新把135+48加一遍,看得数是不是183。(3)师总结归纳:验算加法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交换加数的位置再加一遍,看和是不是相同;另一种是用和减去一个加数,看差是不是等于另一个加数。同学们在计算时一定要自觉地运用这些方法进行验算啊。教学活动44、巩固练习:(1)计算并验算:346+198254+446139+682483+274(2)学校有男生679人,女生652人,全校共有学生多少人?5、全课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课后思考:减法怎样进行验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