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中毒有毒动植物及化学性学习PPT教案.pptx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PPTX 页数:58 大小:5.5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食物中毒有毒动植物及化学性学习PPT教案.pptx

食物中毒有毒动植物及化学性学习PPT教案.ppt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48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食源性疾病--食物中毒有毒动植物中毒一、河豚鱼中毒河豚,我国沿海各地及长江下游均有出产,属无鳞鱼的一种,在淡水、海水中均能生活。河豚是一种味道鲜美,但含有剧毒物质的鱼类。民间流传一句俗语“拼死吃河豚”,可见该鱼味美诱人,食之却要冒生命危险。(一)有毒成分引起中毒的河豚毒素可分为河豚素、河豚酸、河豚卵巢毒素及河豚肝脏毒素。河豚毒素是神经毒素,比氰化钠强1250倍,0.5mg致人死亡。(二)中毒机制与症状毒素主要作用于神经系统,阻碍神经传导,可使神经末梢和中枢神经发生麻痹。最初为知觉神经麻痹,继而运动神经麻痹,从而引起外周血管扩张,血压下降,最后出现呼吸中枢和血管运动中枢麻痹。(三)抢救与治疗河豚毒素中毒尚无特效解毒药,一般以排出毒物和对症处理为主(四)预防措施1.大力开展宣传教育2.加强对河豚鱼的监督管理无科学依据的做法:有人认为去掉河豚有毒的头、内脏、皮,或盐腌、日晒、高温蒸煮就会无毒(一)组胺形成及中毒机制组胺是组胺酸的分解产物,海产鱼类中的青皮红肉鱼,如鲐巴鱼、鱼师鱼、竹夹鱼、金枪鱼等鱼体中含有较多的组氨酸。当鱼体不新鲜或腐败时,细菌分解鱼体中的组氨酸为组胺,使组胺含量升高,摄入后可以引起过敏型食物中毒。(200mg/100g引起中毒)(二)中毒症状组胺引起毛细血管扩张和支气管收缩组胺中毒是一种过敏型食物中毒主要症状为:面部、胸部或全身潮红,头痛、头晕、胸闷、呼吸促迫。部分病人出现结膜充血,口唇肿,或口、舌、四肢发麻,以及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荨麻疹等。有的可出现支气管哮喘,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病程大多为1~2天,预后良好(三)治疗抗组胺药物等(四)预防措施市面上出售的青皮红肉鱼应冷藏或冷冻以保持新鲜。选购鱼时要注意其鲜度,如发现鱼眼变红、色泽不新鲜、鱼体无弹力时不应选购及食用。鱼购买后应及时烹调,烹调前除去内脏、洗净,切段后用水浸泡几小时,然后红烧、酥闷,最好加食醋进行烹调,不宜油煎或油炸。如盐腌,应劈开鱼背并加25%以上的食盐腌制。有过敏性疾患者,应避免食用青皮红肉鱼类。(一)有毒成分的来源“赤潮”即海水中出现变色的红斑,伴有海洋动物的死亡,是某些单细胞微藻类在海水中迅速繁殖,大量集结而成。贝类摄食有毒藻类后,富积和蓄积藻类毒素,人们食用含毒素的贝类后可引起中毒。我国浙江、福建、广东等地曾多次发生有赤潮引发的贝类中毒,导致中毒的贝类有蚶子、花蛤、香螺、织纹螺等常食用的贝类(二)中毒机制毒贝类中毒因含有毒素的不同,中毒表现也各异,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1、麻痹型:由石房蛤毒素及其衍生物所致。潜伏期一般为0.5~3小时,早期有唇、舌、手指麻木感,进而四肢末端和颈部麻痹,直至运动麻痹、步履蹒跚。严重者可因呼吸肌麻痹而死亡。2、腹泻型:由大田软海绵酸及其衍生化物所致。主要症状是腹泻和呕吐,病情轻。3、记忆丧失型:由软骨藻酸及其异构体引起。潜伏期3~6小时,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呕吐、流涎、同时出现记忆丧失、意识障碍不能辨认家人或亲友等。部分病人中毒后记忆丧失可长达1年多。4、神经毒素型:由短裸甲藻毒素引起。主要表现有唇、舌、喉头及面部有麻木及刺痛感,肌肉疼痛,头晕等。5、肝型:由Venerupin所致。潜伏期一般在24~48小时,初期胃部不适,恶心、呕吐、腹痛、倦怠,还可有出血斑,粟粒大小,红色或暗红色,多见于肩胛部、上臂、四肢。重者可出现吐血、黄疸、肝功能异常,甚至发生急性肝萎缩,预后不良,多有死亡发生。6、日光性皮炎型:可能由泥螺中的对光过敏物质所致。潜伏期一般为3天,初期面部和四肢的暴露皮肤出现红肿,并有灼热、疼痛、发痒、发胀麻木等感觉,后期可出现瘀血斑、水疱或血疱,破溃后引起感染。带子/扇贝的内部构造—消化腺和生殖腺最容易引致麻痹性贝类中毒(三)中毒症状及治疗中毒症状在人们进食受污染双贝类后数分钟至数小时内出现,主要与神经系统有关,包括刺痛、麻痹、口部四周出现灼热感觉、发烧、出疹和踉跄等,并有肠胃病症状。患者通常在数天内康复,严重者可能出现瘫痪、呼吸停顿,甚或死亡。尽快催吐洗胃等(四)预防措施主要应进行预防性监测,当发现贝类生长的海水中有大量海藻存在时,应测定当时捕捞的贝类所含的毒素量。四、毒蕈中毒(毒蘑菇)(一)有毒成分的作用器官、中毒临床表现1.胃肠毒素--胃肠型剧烈腹泻、恶心呕吐、腹痛等2.神经、精神毒素--神经精神型多汗、流涎、流泪、脉搏缓慢、瞳孔缩小等,严重者可见呼吸抑制甚至昏迷死亡。头晕、精神错乱、昏睡,严重者多有幻觉谵妄表现3.溶血毒素---溶血型血红蛋白尿、黄疸、贫血等,甚至出现无尿或少尿等肾衰表现4.肝肾毒素--肝肾损害型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虽自行缓解或消失,但于1-2天后再表现为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