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四章血液循环BloodCirculation心脏节律性的搏动推动血液在心血管系统中按一定方向循环往复地流动。血液循环是英国哈维根据大量的实验、观察和逻辑推理于1628年提出的科学概念。然而限于当时的条件,他并不完全了解血液是如何由动脉流向静脉的。1661年意大利马尔庇基在显微镜下发现了动、静脉之间的毛细血管,从而完全证明了哈维的正确推断。人类血液循环是封闭式的,由体循环和肺循环两条途径构成的双循环。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分支----毛细血管(物质交换)----各级静脉----腔静脉----右心房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毛细血管(气体交换)----肺静脉----左心房第一节心脏泵血功能一、过程1.心动周期(cardiaccycle):心脏每收缩和舒张一次所经历的时间包括收缩期和舒张期(1)心动周期与心率成反比HR=75次/min=1.25次/s心动周期=1/HR=0.8s(3)心脏跳动特征:A.两侧心房或心室呈同步收缩B.心房收缩在前,心室收缩在后C.心舒期长于心缩期(保证充盈)D.心率加快,心动周期缩短时,以心舒期缩短更为显著2.泵血过程和原理(左室)(1)心室收缩与射血等容收缩期:快速射血期减慢射血期(2)心室舒张与充盈等容舒张期快速充盈期减慢充盈期心房收缩期时相提示:A.心室容积在减慢射血期末达到最小B.室内压和主A压在快速射血期达到最高C.推动血液从房→室→主A的主要动力:压力梯度压力梯度产生的原因:心室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室内压的变化,从而导致心室与心房,心室与主A之间产生压力差D.左右心室的泵血过程基本相同,但左心室的压力变化幅度大的多E.心室在泵血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心房可使心室进一步充盈,但不起主要作用3、房内压4、心音(heartsound)S1二、心脏泵血功能评定(2)每分输出量/心输出量(cardiacoutput):一侧心室每分钟射出的血量,=搏出量×HR安静时N:4.5~6.0L平均5.0L(3)心指数(cardiacindex):以每m2体表面积计算的心输出量=每分输出量/体表面积安静状态下N:3.0~3.5L/(min.m2)静息心指数随年龄增长而下降意义:可用于个体间心功能的比较(4)射血分数(ejectionfraction,EF):搏出量心室舒张末期容积N:55%~65%意义:是评价心功能较为客观的标准2.心脏做功量:内功、外功心脏的效率:外功占心脏总能量消耗的百分比(1)每搏功:心室收缩一次做的功=搏出量×射血压+血流动能(可忽略)左室搏功=搏出量×血流比重×(平均A压-左心房平均压)(2)每分功:心室每分钟内收缩射血做的功=每搏功×HR三、心泵功能的调节(一)影响搏出量的因素1.前负荷(1)定义:(2)前负荷=心肌初长度V回心血量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压力)心房舒张末期压力(3)作用:一定范围内,搏出量随前负荷增大而增大异长调节:通过改变心肌初长度引起心肌收缩力改变的调节(4)心室功能曲线(Starling曲线)心肌初长度与主动张力间的关系(4)心室功能曲线(Starling曲线)机制:通过心肌本身初长度的改变引起心肌收缩强度变化,继而影响搏出量的调节。前负荷主要取决于心室舒张末期充盈量主A压越高,等容收缩期越长,射血时间推迟并缩短,心肌缩短程度和速度降低,射血速度减慢,搏出量减少整体时:主A压在80~170mmHg变化,通过异长自身调节而恢复搏出量机制:心肌后负荷↑动脉血压↑→等容收缩期延长,射血期缩短,射血速度慢→搏出量3.心肌收缩能力心肌的变力状态[Ca2+]i↑、ATP、儿茶酚胺、咖啡因→↑[Ca2+]i↓、Ach、缺O2、酸中毒→↓(二)心率(Heartrate,HR)机制:(1)心率过快→心动周期缩短→舒张期缩短显著→心室充盈不全→搏出量↓→心输出量↓(2)心率过慢,而心肌伸展性有限→心室充盈有限→心输出量↓四、心泵功能储备(心力储备)(1)心率储备—主75次/min→160~180次/min(2)搏出量储备70ml→150ml包括A.收缩期储备(大):收缩↑B.舒张期储备(有限):回流↑第二节心肌的生物电活动一、心肌细胞的分类心肌细胞内液和外液中几种主要离子的分布Slow(一)工作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形成机制1、心室肌细胞的RP和APRP:约-80~-90mv,机制类似骨骼肌细胞内向整流钾通道(Ik1)→钾离子外流→K+平衡电位钠背景电流→少量Na+内流→抵消部分细胞内负电位RP<Ik1平衡电位生电性钠泵(3Na+:2K+)AP:分0、1、2、3、4期特点:①复极过程复杂②持续时间长③升降支不对称2、心室肌细胞AP的构成3、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形成机制动作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