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课件PPT第4章血液循环.ppt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PPT 页数:72 大小:3.9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生理学课件PPT第4章血液循环.ppt

生理学课件PPT第4章血液循环.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6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三章血液(BLOOD)血液的功能:1、运输功能2、缓冲功能3、免疫防御功能4、维持内环境稳态5、传递信息第一节血液的组成和理化特性一.血液的组成血清缺乏纤维蛋白原和少量参与凝血的凝血因子,增添了少量血凝时由内皮细胞和血小板释放的化学物质。形成血浆胶体渗透压免疫防御作用运输物质和与激素结合参与凝血、抗凝血和纤溶作用营养功能缓冲作用除γ-球蛋白来自浆细胞,多产自肝脏.二、血量Bloodvolume7%-8%70-80ml/kg循环血量和贮存血量少量失血10%(500ml):机体可代偿(水电解质1-2h、血浆蛋白24h、RBC1月)中等量失血20%(1000ml):机体代偿功能不足大量失血20%:失血性休克须立即输血三、血液的理化特性(一)血液的比重:全血:1.050~1.060(红细胞数目)血浆:1.025~1.030(血浆蛋白)红细胞:1.090~1.092(血红蛋白)(二)血液的粘度相对于水4-5粘滞性大小和红细胞数目/血浆蛋白含量有关。疾病时,微循环血流减慢,红细胞叠连聚集粘滞性增大,血流阻力加大。(四)血浆的pH7.35~7.45①血液缓冲系统血浆中RBC内NaHCO3/H2CO3KHb/HHbNa2HPO4/NaH2PO4KHbO2/HHbO2Na-蛋白质/H-蛋白质KHCO3/H2CO3K2HPO4/KH2PO4②肺排酸功能CO2③肾排酸保碱功能H+HCO3-第二节血细胞生理一、血细胞生成的部位和一般过程阶段:根据造血细胞的功能和形态特征分为造血干细胞;定向祖细胞;前体细胞红系:粒-单核系:巨核系:淋巴系红骨髓造血干细胞→红系定向祖细胞→原红细胞→早幼RBC→中幼RBC→晚幼RBC→网织RBC→成熟RBC。造血微环境:造血器官中的基质细胞、基质细胞分泌的细胞外基质、造血调节因子及造血器官的神经和血管作用:血细胞生成过程中起调控、诱导和支持作用再生障碍性贫血:物理(γ射线、X射线)化学(氯霉素、苯)生物(病毒)二.红细胞生理(Erythrocyte,RedBloodCellRBC)(一)红细胞的数量和形态1.正常值♂:(4.0-5.5)1012/L♀:(3.5-5.0)1012/L新生儿可超过6.0×1012/L。儿童期RBC量保持低水平,青春期接近成人,性别差异明显。HemoglobinHb:♂:120-160g/L♀:110-150g/L新生儿:170-200g/L2.双凹圆碟形3.RBC或Hb贫血,红细胞大量破裂溶血(二)红细胞的生理特征与功能1.可塑变形性RBC在循环中,可挤过口径比它小的毛细血管和血窦孔隙。影响RBC变形能力的因素:与表面积和体积比值呈正相关;与红细胞内的粘度呈负相关;与红细胞膜的弹性呈正相关。2.悬浮稳定性Suspensionstability1)红细胞能稳定地悬浮在血浆中的特性2)红细胞沉降率(血沉)(Erythocytesedimentationrate、ESR)红细胞在沉降管内,第一小时末下降的距离正常值:♂:15mm/h♀:20mm/h(魏氏法)原因:双凹碟形,表面积/容积较大,摩擦力大。细胞表面有带负电的唾液蛋白,而白蛋白带负电。叠连:RBC彼此以凹面相贴在一起的现象。叠连形成快慢的因素不在于红细胞本身,而在于血浆成分的变化。球蛋白、纤维蛋白原、胆固醇增多,易叠连白蛋白、卵磷脂增多,不易叠连意义:临床辅助诊断活动性结核、风湿、肿瘤等疾病3.渗透脆性1)溶液分类:按渗透压的变化分等渗液:溶液渗透压=血浆渗透压eg:5%G-S、0.85%NaCl高渗液:渗透压>血浆渗透压红细胞萎缩低渗液:渗透压<血浆渗透压红细胞膨胀破裂红细胞溶血2)渗透脆性:红细胞对低渗盐溶液抵抗的能力。抗低渗液的能力大,脆性小,不易破衰老RBC>刚成熟RBC;遗传性球形红细胞>正常RBC4.功能:运输O2和CO2缓冲免疫:表面含Ⅰ型补体受体(三)红细胞的生成和调节1.红细胞生成所需物质1)Fe2+十二指肠Fe3+胃酸(HCl)Fe2+外源性(1mg)供给不足(某些胃病)20-30mg/天内源性缺铁损失过多(消化性溃疡、慢性肠炎)需要过多(孕妇、婴幼儿)缺铁性贫血(低色素小细胞性贫血)-5*2.红细胞生成的调节:1)爆式促进激活物(Burstpromotingactivator,BPA)糖蛋白;促进爆式红系集落形成单位从静息期(G0)进入DNA合成期(S期)2)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糖蛋白肾皮质管周细胞(成纤维,内皮等)肝和巨噬细胞调节:a.任何引起肾脏氧供应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