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安全生产标准化隐患排查治理制度优质资料(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优质资料,欢迎下载)XXXXXX安全生产标准之八隐患排查和治理隐患排查和治理(2021年度)文件目录1.目的和内容1.1为了建立公司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加强事故隐患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事故的发生,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制定本制度。1.2本制度规定了事故隐患分类、排查、报告、整改及奖励办法。2.适用范围公司全体员工3.职责3.1公司主要负责人应对事故隐患排查和整改负全面的领导责任,应负责组织建立健全公司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长效机制,保证安全资金的投入,逐步解决各类安全隐患。3.2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各分厂(车间)、处室行政一把手为分管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对本单位事故隐患的排查和整改负主要领导责任。各单位班组长对所辖范围的事故隐患排查和整改工作负责,每个职工对本岗位的事故隐患排查和整改负责,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事故隐患,均有权向公司安全生产主管部门、公司领导报告。3.3小组办公室负责对查出的事故隐患进行登记,按照事故隐患的等级进行分类,建立事故隐患信息档案,对各类隐患排查治理进行监督、检查、考核;负责对事故隐患报告奖励资金的汇总和发放等。3.4公司各职能部门按照职能分工对各自管辖范围内的事故隐患进行排查并监控治理。3.5财务处负责事故隐患报告奖励资金和事故隐患治理资金的落实。4.事故隐患4.1事故隐患的含义:本制度所称安全生产事故隐患(以下简称事故隐患),是指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4.2事故隐患的分类事故隐患分为一般事故,较大事故、重大事故、特别重大事故。5.工作程序5.1组织机构5.1.1公司成立生产督查小组,由生产管理部人员以及负责消防、生产安全的人员参加,每月在全公司范围内进行一次现场检查,主要负责活动开展的日常管理工作。5.1.2各二级单位也应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由单位第一责任人任组长。5.2隐患的排查与报告5.2.1隐患的排查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各分厂(车间)、处室应对各自管辖区域内按照公司《安全检查制度》中规定时间、内容和频次对隐患进行排查,及时收集、查找并上报发现的事故隐患,积极采取措施对隐患进行整改。5.2.2隐患的报告5.2.2.1发现隐患一般采用逐级报告的方法,即员工报各部门、车间领导或安全员,各部门、车间报小组办公室,小组办公室对各类隐患进行登记分类。5.2.2.2报告形式5.2.2.2.1报告一般采用书面形式,特殊情况可采用口头报告。5.2.2.2.2在书面报告中,报告人要把隐患地点、事故隐患内容、拟采取措施建议、报告人姓名、报告接受人姓名、报告时间等写清楚,一式二份,一份交小组办公室,一份部门自己留底备查。(详见隐患报告登记表)5.2.2.2.3公司各处室进行的专业安全检查和各部门进行的安全检查中发现的事故隐患也应同时报告小组办公室进行登记备案。5.3隐患的整改和验收5.3.1各分厂(车间)、处室发现或接到员工事故隐患报告后,应立即按照分厂(车间)、处室隐患排查领导小组的职责分工组织本单位专业人员对隐患进行核实,并在24小时内作出书面整改意见。各部门自己能够解决的隐患应立即整改;需其他部门协助解决的,能自己联系解决的自己联系解决,不能自己联系解决的,应立即报小组办公室,小组办公室根据隐患的种类移交给相关职能部门,由各职能部门负责进行整改并且对隐患的整改进行全程跟踪监控。5.3.2对于重大事故隐患,由小组办公室提交公司,由公司主要负责人组织制定并实施事故隐患治理方案。在事故隐患治理过程中,事故隐患部门应当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防止事故发生。小组办公室应进行监控。5.4档案建立小组办公室应对各类人员查出的事故隐患进行登记,按照事故隐患的等级进行分类,建立事故隐患信息档案。6附则6.1本制度自批准之日起实施。隐患汇总登记表填表单位(盖章):所属行业:序号隐患名称隐患基本情况隐患等级需整改内容防范措施主体责任单位主要责任人详细地点整改时限填报人:主要负责人:填表时:年月日隐患排查工作方案为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加强公司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全面消除各类事故隐患,夯实安全生产基础,确保公司安全生产工作持续稳定好转,制定本方案。一、工作目标1、各责任单位有效开展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排查隐患并及时整改。2、建全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制度,建立重大隐患动态资料库,形成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3、全面加强公司安全管理工作,安全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