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一单项选择题1.对于任何一个平面力系(B)(5.0分)a总可用一个力来平衡b总可用适当的两个力来平衡c总可用一个力偶来平衡d总可用一个力和一个力偶来平衡2.弯曲变形时截面保持平面导致正应变沿截面高度方向线性分布,只有在下列哪种情况下才是正确的?(D)(5.0分)a直杆和曲杆,弹性范围b直杆和曲杆、塑性范围c直杆,弹性范围d直杆,弹性和塑性范围3.AB、CD两杆铰接于E,AB、BG两杆铰接于B,CD、BG在D处为光滑接触(如图1-3a),各杆件的重量不计,在G点作用有一铅垂向下的力P。杆件CD的受力图是(B)图1-3(5.0分)a图1-3bb图1-3dc图1-3cd图1-3e4.仁兴材料冷作硬化之后,材料的力学性能发生下列哪种变化?(B)(5.0分)a屈服强度不变,弹性模量不变b屈服强度提高,韧性降低c屈服强度不变,韧性不变d屈服强度提高,弹性模量降低5.材料的三个弹性常数之间的关系,G=E/[2(1+ν)]成立的条件是(A)(5.0分)a任意材料,应力不大于比例极限b任意材料,应力大小无限制c各向同性材料,应力不大于比例极限d各向同性材料,应力大小无限制6.杆纯弯曲时,截面保持平面,在下列哪种情况下是正确的?(A)(5.0分)a直杆和曲杆、塑性范围b直杆,弹性范围c直杆,弹性和塑性范围d直杆和曲杆,弹性范围7.判断截面边界上切应力必须沿边界切线方向的依据是(B)(5.0分)a平面假定b切应力互等定理c切应力公式应用条件d不发生扭转8.力偶对物体产生的运动效应(B)(5.0分)a只能使物体移动b只能使物体转动c它与力对物体产生的运动效应应有时相同,有时不同d既能使物体转动,又能使物体移动9.根据弯曲正应力的分析过程,中性轴通过截面形心的条件是(D)(5.0分)a轴力为零,弹性范围b正应力沿截面高度线性分布c轴力为零d轴力为零,正应力沿截面高度线性分布10.如图1-1a无底的圆柱形空筒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内放两个圆球,其重量分别为W1和W2。若各接触面都是光滑的。则两圆筒的受力图为(B)(5.0分)a图1-1eb图1-1dc图1-1bd图1-1c11.关于低碳钢试样拉伸至屈服时,有如下结论(B)(5.0分)a应力和塑性变形很快增加,因而认为材料失效b应力不增加塑性变形很快增加,因而认为材料失效c应力不增加塑性变形很快增加,但不意味着材料失效d应力和塑性变形虽然很快增加,单不意味着材料的失效12.承受相同弯矩的三根直梁,其截面组成方式分别如图(a)、(b)、(c)所示。其中(a)截面为一整体;(b)为两矩形并列而成(未粘结);(c)为两矩形截面上下叠合而成:则三根梁中的最大应力σmax(a),σmax(b),σmax(c)的关系是(D)(5.0分)aσmax(a)=σmax(b)=σmax(c)bσmax(a)<σmax(b)<σmax(c)cσmax(a)<σmax(b)=σmax(c)dσmax(a)=σmax(b)<σmax(c)13.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律的适用范围是(C)(5.0分)a只能用于力的合成,不能用于力的分解b只适用于变形体c对刚体和变形体适用d只适用于刚体14.力沿某一坐标的分力与该力在这一坐标轴上的投影之间的关系是(A)(5.0分)a分力的大小可能等于、也可能不等于投影的绝对值b分力的大小必等于投影的绝对值c分力的大小不可能等于投影的绝对值d分力与投影都是代数量15.力的可传性适用的范围是(D)(5.0分)a变形体b刚体系统c任何物体和物体系统d刚体16.光滑面约束的约束反力(C)(5.0分)a其作用线必沿约束体表面在与约束面接触处的法线b其作用线必沿约束面在与被约束体劫夺户处的法线c其指向在标示时不能任意假设d其指向在标示时可以任意假设17.图1-7所示力P的大小P=2KN,则它对A点之矩为(C)图1-7(5.0分)amA(P)=10KN·mbmA(P)=20KN·mcmA(P)=17.32KN·mdmA(P)=8.66KN·m18.正应力公式σ=N/A的应有条件是(D)(5.0分)aABC三条件同时具备b弹性范围内加载c材料服从胡克定律dN的作用线通过截面形心且垂直于截面19.图1-8所示结构中,如果将作用在构件AC上的力偶移动到构件BC上(如图中虚线所示),则(D)图1-8(5.0分)a支座B的反力RB不会发生变化b支座A的反力RA不会发生变化c铰链C所受的力RC不会发生变化dRA、RB都会有变化都会有20.加、减平衡力系定律适用的范围是(C)(5.0分)a任何物体和物体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