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一年级语文教学设计第一篇:一年级语文教学设计江南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一册《江南》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设计理念:体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借助交互式电子白板的技术,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到江南的美丽风光,感受鱼儿的快乐以及采莲姑娘的愉快心情。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一册《江南》学情与教材分析:清河的孩子地处平原,无法体会到江南的柔美与丰饶,而江南这首诗展现的是水乡的风光,因此,我将借助电子白板技术,将美丽丰饶的江南展现在学生眼前。教学目标:1、会写田字格里的四个生字,做到笔顺正确、姿势规范。正确认读9个生字。2、借助汉语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通过观察图画和朗读,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江南水乡的美景。教学重点:识写本课生字教学难点:朗读,背诵课文教学准备:1、交互式电子白板,江南风光视频、课件。2、东、南、西、北四个方位词。(贴在教室的相应位置)学生:收集荷花、荷叶的图片。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教程:一、复习巩固。1、学生开火车认读生字。2、指名朗读或背诵课文。二、地理的江南,文化的江南。1、(课件出示中国地图,标示出黄河和长江)我们的祖国有一条大河,她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她的名字叫什么?——黄河。我们的祖国有一条大江,也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大江的名字叫什么?——长江。黄河和长江南边的地区,我们习惯上就叫做江南。在古代,江南代表着繁荣发达和美丽富庶的水乡,代表了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与希望。(设计意图:江南是地理的江南,江南也是文化的江南。孩子虽然小,但给他们一个坐标,江南的地理概念就会逐渐清晰。在他们的心灵中播下文化的种子,一定会唤醒他们对美好的向往。)2、现在我们来欣赏江南美丽的风光。大家一边看,一边想想一想你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播放江南的风光视频。)。3、重点理解:其一,“田田”是什么意思?其二,人们采的究竟是什么?(结合图理解)其三,鱼儿们在干什么?它们在荷叶间玩耍时,心情怎样?想象一下,它们会说些什么?其四,采莲的人们心情如何?(设计意图:江南对于身处平原的孩子来说是个陌生的地理概念,有了江南风光的视频,孩子们可以直观地感受到江南的美丽和丰饶。)4、质疑问难,感悟内容。1、学生读课文,2、提出不懂的问题,全班交流:(设计意图:与其煞费苦心地总结,不如让孩子们的童心与诗心对话,以期实现心灵的共鸣。)三、深入感悟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对自己家乡的热爱。1、引导提问:谁能读出江南的美?(白板播放江南)让我们进入这美景之中,一起去感受这景色的迷人之处吧。()2、指名读,集体评价。3、看!大家都在他的朗读声中陶醉了。就让我们一起再来读读吧!4、看到这么迷人的景色,现在你最想你想说些什么,做什么呢?预设以下想法:生:想用自己的画笔把江南的美景画下来。(师:你的想法真不错!请你把自己认为最没的地方画下来吧!可以画娇艳的荷花,可以画茂密碧绿的荷叶,也可以画把自由的小鱼。)生:想用照相机或摄像拍下来。(师:老师相信你一定想把自己也拍进去!)生:到湖里去采莲。(师:采到什么?那真是满载而归!)„„5、其实,我们的家乡也很美,你知道咱们这里哪里有美丽的风景?6、请几位学生说一说家乡美丽的地方。(设计意图:心有多大,舞台有多大。放飞孩子们的思绪,才能让生命因为与语文相遇而精彩!)四、展示江南,快乐的江南1、师生接力读。(1)师前半句,生后半句。如:江南——可采莲。(2)师一句,生一句。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2、生生接力读。把同学分成A、B两个大组。两个大组面对面,双手做小喇叭状,左右摆着身子接力读。3、为你心目中的江南加上动作表演,可以模仿小鱼游泳的样子齐读《江南》。(设计意图:古诗合辙押韵,读来朗朗上口,特别是《江南》这首古诗还有不断地回旋反复的特点,特别富于童趣,孩子们随着古诗的提示,东游游,西游游,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能量得到了尽情地绽放。)4、感受古诗的特点。刚才同学们读到“鱼戏莲叶东的时候,有的同学游到了北方,有的同学读到鱼戏莲叶南的时候,有的同学的身子已经游到了东方。根据字面来看,他们明明游错了,老师为什么没有纠正呢?因为小鱼不是人,不会听人的命令吗?也是,不是!作者写了这么多方向,只是想告诉我们,小鱼是很活泼的,一会儿游到这里,一会游到那里,不管游到哪里,他们都在莲叶的周围嬉戏,所以刚才同学们的表演是对的。5、再次表演,并练习背诵。现在你是一条智慧的鱼儿,谁上台来给你的伙伴们指一指,东西南北在哪里。6、在“指挥长”的带领下,一边背诵,一边完成动作表演同时辨别东西南北。(设计意图:积累语言的有效途径是背诵。通过各种方法引导学生背诵古诗,教师帮助学生设置台阶,从自己尝试背诵、老师引背到表演背诵,让学生体验学习的快乐。)五、诗意的江南,孩子的江南通过学习《江南》,江南一定在你的心里,在你的梦里。拿起你手中的彩笔,画出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