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安徽农业大学毕业论文(设计)论文题目不同机插方式对水稻产量形成的影响姓名学号院系农学院专业农学指导教师职称中国·合肥二○一六年六月安徽农业大学学士学位论文(设计)开题报告课题名称不同的机插方式对水稻产量形成的影响课题来源安徽农业大学学生姓名专业学号指导教师姓名职称研究内容不同机插方式对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的影响不同机插方式对叶面积及干物质及的影响不同机插方式对分蘖动态变化特征的影响研究计划2015.10~2015.11查阅相关文献2015.12~2016.1整理材料并完成开题报告2016.2~2016.5进行专项实验研究2016.5~2016.6分析实验结果,撰写毕业论文,并完成论文答辩。特色与创新本研究以春优84(杂交粳稻)和镇稻18(常规粳稻)为参试材料,探讨不同机插方式(钵苗机械摆栽、半钵苗机插以及毯状秧机插)下物质累积、叶面积、茎蘖动态、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等特征。指导教师意见教研室意见院系意见主要领导签名:年月日PAGE\*MERGEFORMAT19目录TOC\o"1-3"\h\uHYPERLINK\l_Toc125821材料与方法PAGEREF_Toc125824HYPERLINK\l_Toc59401.1试验地基本情况PAGEREF_Toc59404HYPERLINK\l_Toc122481.2试验设计PAGEREF_Toc122485HYPERLINK\l_Toc56871.3测定内容与方法PAGEREF_Toc56875HYPERLINK\l_Toc246161.3.1茎蘖动态调查PAGEREF_Toc246165HYPERLINK\l_Toc85331.3.2叶面积指数PAGEREF_Toc85335HYPERLINK\l_Toc323161.3.3干物质积累动态PAGEREF_Toc323165HYPERLINK\l_Toc199491.3.4产量及其构成因子PAGEREF_Toc199495HYPERLINK\l_Toc52751.3.5数据计算和统计分析PAGEREF_Toc52755HYPERLINK\l_Toc93462结果与分析PAGEREF_Toc93466HYPERLINK\l_Toc310812.1不同机插方式对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的影响PAGEREF_Toc310816HYPERLINK\l_Toc70552.2不同机插方式对叶面积及干物质及的影响PAGEREF_Toc70557HYPERLINK\l_Toc16582.3不同机插方式对分蘖动态变化特征的影响PAGEREF_Toc16589HYPERLINK\l_Toc301653讨论与结论PAGEREF_Toc3016510HYPERLINK\l_Toc27355参考文献PAGEREF_Toc2735510HYPERLINK\l_Toc2104英文摘要,关键词:PAGEREF_Toc210411HYPERLINK\l_Toc10692致谢PAGEREF_Toc1069211不同的机插方式对水稻产量形成的影响(安徽农业大学农学院农学专业合肥230036)摘要:机插水稻已成为水稻轻简栽培的重要发展方向,但关于机插方式对水稻产量形成的影响研究不足。本研究拟以春优84(杂交粳稻)和镇稻18(常规粳稻)为参试材料,探讨不同机插方式(钵苗机械摆栽、半钵苗机插以及毯状秧机插)下物质累积、叶面积、茎蘖动态、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等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机插方式方式对生物量累积在拔节前差异不显著,但至拔节后,钵苗机械摆栽处理显著高于半钵苗机插以及毯状秧机插处理;最大叶面积指数以钵苗机械摆栽最大,其次分别依次为半钵苗机插以及毯状秧机插处理;从分蘖能力看,钵苗机械摆栽处理分蘖起始时间早于其他两个处理,且分蘖势较强;最终,钵苗机械摆栽处理产量为9.15~9.48×103kg/ha,显著高于其他两处理。从本试验结果看,钵苗机械摆栽处理较其他两种机插方式更有利于物质累积和产量形成,可视为高产机插模式。关键词:水稻;机械化;特征;产量我国耕地面积约占世界7%,其水稻种植面积和产量分别占世界水稻面积和产量的21%和34%,解决了世界20%人口的温饱问题。另一方面,农业的生产进程具有地域性,这需要一个地区、甚至是整个国家统一水稻的栽培方式,这也是不可能的、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