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立克次体rickettsia.ppt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245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第十八章立克次体rickettsia.ppt

第十八章立克次体rickettsia.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6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一类严格活细胞内寄生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与节肢动物关系密切。引起人类斑疹伤寒、Q热、恙虫病、斑点热。1、大多是人畜共患病原体,引起发热出疹性疾病;2、与节肢动物关系密切(寄生、储存宿主,传播媒介);3、有细胞壁,G-,大小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形态多样,多为球、杆状;4、人工培养基上不生长,专性活细胞内寄生,二分裂繁殖;5、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6、对多种抗生素敏感,磺胺类药物刺激其生长。7、外斐反应(Weil-Felixreaction):立克次体与普通变形杆菌OX19、OX2的菌体抗原有共同的耐热多糖抗原,用变形杆菌代替立克次体抗原进行非特异性凝集反应,检测患者相应抗体,可供立克次体病的辅助诊断。一、生物学性状结构与组成:有细胞壁(脂质)、细胞膜和微荚膜,DNA和RNA致病物质:内毒素(发热、微循环障碍、DIC、休克)磷脂酶A(溶解宿主细胞膜或吞噬体膜)微荚膜(粘附、抗吞噬)传播途径:经破损皮肤、粘膜、呼吸道、消化道感染致病机制:立克次体虱、蚤、蜱、螨等叮咬或其粪便污染伤口局部淋巴组织或小血管内皮细胞中增殖立克次体血症(第一次)经血流全身小血管内皮细胞大量增殖立克次体血症(第二次)、毒血症和各种临床症状。贝纳柯克斯体在小鼠脾细胞空泡内繁殖属群种疾病媒介昆虫主要病原性立克次体普氏立克次体(R.prowazekii)斑疹伤寒立克次体(R.typhi)恙虫病立克次体(R.tsutsugamushi)贝纳柯克斯体(C.burnetii)微生物学检查1.采集血液标本2.血清学试验外斐反应和补体结合试验等方法检测抗体。3.分离和鉴定接种敏感动物,观察发病情况。防治原则控制和消灭中间宿主和储存宿主;如灭鼠、杀灭媒介节肢动物;注意个人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