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化学酸碱滴定实验报告.docx
上传人:lj****8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4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大学化学酸碱滴定实验报告.docx

大学化学酸碱滴定实验报告.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大学化学酸碱滴定实验报告[导读]大学化学酸碱滴定实验报告为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酸碱中和滴定,是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酸(或碱)来测定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碱(或酸)的方法。那么关于大学化学酸碱滴定实验报告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大学化学酸碱滴定实验报告_酸碱中和滴定验报告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关于“化学实验报告”内容请点击(↓↓↓)〗★大学化学实验报告范文★★化学实验报告格式范文★★高二化学实验报告★★初三化学实验报告范文★★化学实验报告论文★篇一:酸碱中和滴定验报告班级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实验时间______________一、实验目的用已知浓度溶液标准溶液)【本实验盐酸为标准溶液】测定未知溶液(待测溶液)浓度【本实验氢氧化钠为待测溶液】二、实验原理在酸碱中和反应中,使用一种的酸(或碱)溶液跟的碱(或酸)溶液完全中和,测出二者的,再根据化学方程式中酸和碱的物质的量的比值,就可以计算出碱(或酸)溶液的浓度。计算公式:c(NaOH)?c(HCl)?V(HCl)c(NaOH)?V(NaOH)或c(HCl)?。V(NaOH)V(HCl)三、实验用品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锥形瓶、铁架台、滴定管夹、0.1000mol/L盐酸(标准液)、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待测液)、酚酞(变色范围8.2~10)1、酸和碱反应的实质是。2、酸碱中和滴定选用酚酞作指示剂,但其滴定终点的变色点并不是pH=7,这样对中和滴定终点的判断有没有影响?3、滴定管和量筒读数时有什么区别?三、数据记录与处理四、问题讨论酸碱中和滴定的关键是什么?篇二:酸碱中和滴定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培养同学们“通过实验手段用已知测未知”的实验思想。2.学习相关仪器的使用方法,掌握酸碱滴定的原理及操作步骤.3.实现学习与实践相结合。二.实验仪器及药品:仪器:滴定台一台,25mL酸(碱)滴定管各一支,10mL移液管一支,250mL锥形瓶两个。药品:0.1mol/LNaOH溶液,0.1mol/L盐酸,0.05mol/L草酸(二水草酸),酚酞试剂,甲基橙试剂。三.实验原理:中和滴定是酸与碱相互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通过实验手段,用已知测未知。即用已知浓度的酸(碱)溶液完全中和未知浓度的碱(酸)溶液,测定出二者的体积,然后根据化学方程式中二者的化学计量数,求出未知溶液的浓度。酸碱滴定通常用盐酸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做标准溶液,但是,由于浓盐酸易挥发,氢氧化钠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故不能直接配制成准确浓度的溶液,一般先配制成近似浓度溶液,再用基准物标定。本实验用草酸(二水草酸)作基准物。⑴氢氧化钠溶液标定:H2C2O4+2NaOH=Na2C2O4+2H2O反应达到终点时,溶液呈弱碱性,用酚酞作指示剂。(平行滴定两次)⑵盐酸溶液标定:HCl+NaOH=NaCl+H2O反应达到终点时,溶液呈弱酸性,用甲基橙作指示剂。(平行滴定两次)四.实验内容及步骤:1.仪器检漏:对酸(碱)滴定管进行检漏2.仪器洗涤:按要求洗涤滴定管及锥形瓶,并对滴定管进行润洗3.用移液管向两个锥形瓶中分别加入10.00mL草酸(二水草酸),再分别滴入两滴酚酞.向碱式滴定管中加入药品至零刻线以上,排尽气泡,调整液面至零刻线,记录读数。4.用氢氧化钠溶液滴定草酸(二水草酸)溶液,沿同一个方向按圆周摇动锥形瓶,待溶液由无色变成粉红色,保持30秒不褪色,即可认为达到终点,记录读数。5.用移液管分别向清洗过的两个锥形瓶中加入10.00mL氢氧化钠溶液,再分别滴入两滴甲基橙。向酸式滴定管中加入盐酸溶液至零刻线以上2—3cm,排尽气泡,调整液面至零刻线,记录读数。6.用盐酸溶液滴定氢氧化钠溶液,待锥形瓶中溶液由黄色变为橙色,并保持30秒不变色,即可认为达到滴定终点,记录读数。7.清洗并整理实验仪器,清理试验台。五.数据分析:1.氢氧化钠溶液浓度的标定:酸碱滴定实验报告2.盐酸溶液浓度的标定:酸碱滴定实验报告六.实验结果:①测得氢氧化钠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00mol/L②测得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035mol/L七.误差分析:判断溶液浓度误差的宗旨是待测溶液的浓度与消耗标准液的体积成正比。引起误差的可能因素以及结果分析:①视(读数)②洗(仪器洗涤)③漏(液体溅漏)④泡(滴定管尖嘴气泡)⑤色(指示剂变色控制与选择)八.注意事项:①滴定管必须用相应待测液润洗2—3次②锥形瓶不可以用待测液润洗③滴定管尖端气泡必须排尽④确保终点已到,滴定管尖嘴处没有液滴⑤滴定时成滴不成线,待锥形瓶中液体颜色变化较慢时,逐滴加入,加一滴后把溶液摇匀,观察颜色变化。接近终点时,控制液滴悬而不落,用锥形瓶靠下来,再用洗瓶吹洗,摇匀。⑥读数时,视线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