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中和滴定的原理;2.使学生初步了解酸碱中和滴定的操作方法;3.使学生掌握有关酸碱中和滴定的简单计算;4.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意识。【教学重点】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教学难点】酸碱中和滴定的计算依据。【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使学生理解中和滴定的原理,通过学生的实践使学生了解中和滴定的基本操作和简单计算。(1)酸碱中和的实质:酸电离产生的H+与碱电离产生的OH-结合成水H++OH-==H2O;(2)酸碱恰好完全中和的含义:生成正盐,没有剩余。酸提供的H+数目和碱提供的OH-数目必然相等。1.定义: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酸(或碱)来测定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碱(或酸)的方法.2.原理:设A为a元酸,浓度为c(A),溶液的体积为v(A),B为b元碱,浓度为c(B),溶液的体积为v(B).恰好中和:ac(A)v(A)==bc(B)v(B)对于一元酸与一元碱的反应c(A)v(A)==c(B)v(B)三、酸碱中和滴定的关键四、指示剂的使用和最佳选择3.滴定过程中的PH变化及终点判断:1、滴定终点是根据指示剂颜色变化来判断的,并不是酸碱完全反应的点(即化学计量点),但没有一种指示剂的变色点恰好是完全中和的点,因此,把滴定终点看作是恰好完全反应的点,且在误差许可范围内。2、溶液颜色发生变化且在半分钟内不再变色。多次测定求各体积的平均值。五、滴定过程(以氢氧化钠溶液滴定盐酸为例)⑵量筒:粗量仪,10mL量筒最小分刻度为0.1mL读数精确到0.1mL,无“O”刻度。⑶移液管:精量仪,读数精确到0.01mL,用于准确量取一定量的试液(中和滴定时用来量取待测液)2.滴定过程:⑷滴定①滴定管夹在夹子上,保持垂直。②右手持锥形瓶颈部,向同一方向作圆周运动,而不是前后振动。③左手控制活塞(或玻璃球),注意不要把活塞顶出。滴加速度先快后慢,后面可半滴,直至指示剂颜色突变。④滴定过程右手摇动锥形瓶,眼睛注视锥形瓶内溶液颜色变化。⑤到达滴定终点后,半分钟颜色不变,再读数,但以酚酞作指示剂用盐酸滴定氢氧化钠溶液时,溶液由浅红色变为无色有两种可能:到达滴定终点或盐酸过量。⑥重复滴定2到3次。次数【练习】:某学生中和滴定实验的过程如下:1、取一支碱式滴定管,2、用蒸馏水洗净,3、加入待测NaOH溶液,4、记录液面刻度的读数,5、用酸式滴定管精确放出一定量标准酸液,6、置于用标准酸液洗涤过的锥形瓶中,7、加入蒸馏水,8、加入2滴酚酞试剂,9、开始滴定,先慢后快,边滴边摇荡,10、边注视滴定管液面变化,11、小心滴到溶液由无色变为粉红色时,即停止滴定。12、记录液面读数,13、重复滴定,根据两次读数得出NaOH的体积21ml。上述操作错误的有1、取标准盐酸溶液:用标准液润洗酸式滴定管1~2次;注入标准液至“0”刻度线以上;固定在滴定管夹上;迅速转动活塞将尖嘴气泡排除并调整液面在“0”刻度以下,记下准确读数。2、取待测NaOH溶液:用待测液润洗碱式滴定管1~2次;注入待测液至“0”刻度线以下;固定在滴定夹上;迅速挤压玻璃球,将尖嘴气泡排出;调整液面在“0”或“0”刻度线以下,准确记下读数。往洁净的锥形瓶内准确放入25.00毫升的碱液。3、在锥形瓶NaOH溶液中滴入两滴甲基橙试液。4、用标准盐酸溶液滴定:左手控制酸式滴定管旋塞,右手拿住锥形瓶颈,边滴入盐酸边不断摇动;眼睛要始终注视锥形瓶中溶液的颜色变化。5、当看到加一滴盐酸时,锥形瓶中溶液黄色突变为橙色时,停止滴定。准确记下盐酸读数,并准确求得滴定用去的盐酸体积。6、滴定操作重复2~3次。7、将几次滴定用去盐酸体积的平均值代入关系式计算:【中和滴定过程中产生误差的原因】①洗涤仪器(滴定管、移液管、锥形瓶);②气泡;③体积读数(仰视、俯视);④指示剂选择不当;⑤杂质的影响;⑥操作(如用力过猛引起待测液外溅等)。【俯视】(1)滴定前,在用蒸馏水洗涤滴定管后,未用标准液润洗。()(2)滴定前,滴定管尖端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3)滴定前,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4)取待测液时,移液管用蒸馏水洗涤后,未用待测液润洗。()(5)取液时,移液管尖端的残留液吹入锥形瓶中。()(6)读取标准液的刻度时,滴定前平视,滴定后俯视。()(7)若用甲基橙作指示剂,最后一滴盐酸滴入使溶液由橙色变为红色。()(8)滴定过程中,锥形瓶振荡太剧烈,有少量溶液溅出。()(9)滴定后,滴定管尖端挂有液滴未滴入锥形瓶中。()(10)滴定前仰视读数,滴定后平视刻度读数。()(11)滴定过程中向锥形瓶内加入少量蒸馏水。()(12)滴定过程中,滴定管漏液。()(13)滴定临近终点时,用洗瓶中的蒸馏水洗下滴定管尖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