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的几点感受.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0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班主任工作的几点感受.doc

班主任工作的几点感受.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班主任工作的一些感受杭州市萧山区戴村镇云石小学吴星耀班主任工作虽然千头万绪,但如果用心投入,方法得当,还是可以收到比较好的成效的,下面是我的几点感受。一、让爱心温暖孩子的心田我是一名班主任,更是一名普通教师。教师是一个光荣的称号,可肩负的责任重大。不管是昨天,还是今天,或是明天,爱心是教师成功教育的原动力。陶行知先生说得好:“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教师的爱与尊重是打开学生心灵窗户的明灯!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一种职业情感,不是个人情感,故而师爱是“泛爱”,而不能是“偏爱”。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职业的、无私的、公正的,是面向全体学生的爱,而不是一部分学生,也就是说教师无论教哪个班级、无论所教学生是优是劣、是贫是富,都应一视同仁。由于学生各自的心理及成长环境不同,呈现在教师面前的形象也就千差万别,教师应一碗水端平,坚持平等对待原则。教师对学生的情感是道德情感,而不是私人情感,出于教书育人的目的,对学生的爱应是“严慈相济”,也就是说既要有母爱的纯真、慈祥,又要有父爱的严格、庄重,在态度上和蔼、严肃,行动上严格要求、细心关怀。孩子都是父母心中的宝贝,学生也都是教师眼中的希望。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们的教育对象的心灵决不是一块不毛之地,而是一片已经生长着美好思想道德萌芽的肥沃田地。因此,教师的责任首先在于发现并扶持学生心灵土壤中的每一株幼苗,让他们不断壮大,最后排挤掉自己缺点的杂草。”所以教师理应是心灵的发掘者,而不能只是没知识的灌输者。爱护每一位学生是教师的责任,是教师对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热爱的一种表现。作为教师要深切认识到这一点,用一颗爱心温暖每一位学生,无论他是聪明疑惑愚钝、整洁抑或邋遢、乖巧或是淘气,他都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有血有肉的生命,他们都有感情的需求,也只有老师用爱心去温暖去感化,学生才会把学习当成一种享受,乐于接受。我班上有一位叫洪银娟的学生,她思维反应敏捷,接受能力很强,可是成绩却非常差,上课总是和身边的同学没话找话,没人搭理她时就自言自语,如果老师批评她,她会一脸诚恳的样子,信誓旦旦地决心要改掉缺点,可没过多久,旧病复发。经过了解,我得知她之所以会这样,全都是因为家庭给她造成的心灵伤害。妈妈虽然很爱她,但患有脑疾只能低下。爸爸贪吃懒做,还好赌,几乎不过问孩子的事情。她变得调皮,厌学,甚至自暴自弃。对于这样的学生,我没有放任,而是耐心地教育引导她,用爱心去感动她,用真情去呼唤她,在我的心里,她就像是我自己的女儿。有一次,我发现她的鞋子破了个大洞,差不多没法穿了,过了几天,她依然穿着。我问她原因,她淡淡地说:“家里穷,没钱买。”当我把一双漂亮的球鞋递给她时,她激动得流下眼泪,边哭边说:“老师,我只有脚上这一双鞋,是奶奶给我买的……老师,您是这世上最关心疼爱我的人,比妈妈还好一千倍一万倍呀……”听完她的哭诉,对她更是倍加怜爱,接着她又说:“老师,我向您保证,我一定会改掉那些坏习惯,认真学习。”我频频点头并鼓励她说;“老师知道你一定能做到,一定行。”或许,就是那一刻,她把心中压抑已久的苦恼告诉了我。此后,她都会把生活中的烦恼与快乐向我吐露,她变得非常乖巧、懂事、自信且追求上进。期末考试,她名列全班第三名,我为她的进步感到欣慰。我想,假如教师和学生之间能心心相印,假如教师能真心关爱学生,假如每一个孩子都能得到老师的尊重,心灵有了归属感,那么学生在学习中就会如沐春风,自然也会把学习看成一件很快乐的事,那么课堂上必然是春意盎然,学生的脸上必然洋溢着天真烂漫的笑容。二、让规矩规范学生。“规矩”就是行为习惯,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就是养成孩子好的习惯。培根说:“习惯是一种顽强的巨大力量,可以主宰人生。”因此,我十分重视规矩的养成,并且常抓不懈,持之以恒。“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就要求学生从点滴小事做起。不少学生对《守则》、《规范》倒背如流,却随地吐痰、随手乱扔纸屑;许多学生在校内校外学雷锋做好事,回到家里却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我觉得行为习惯教育应实实在在,需要从学生点滴的行为养成抓起。见到垃圾随手捡起来,在校园内轻声慢步的行走,见到老师主动行礼问好,上学衣帽整齐,佩戴好红领巾,放学站路队……这些看似平平常常的小事,其实对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抓住关键期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教育,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错过了关键期,再施以教育将是事倍功半,甚至积重难返。刚开学时,学生随手丢垃圾的现象非常严重,每天打扫得干干净净的的教室,第二天早读刚上完,地上就随处都可见纸片,中午一回来,教室里隐隐约约可见一些粉笔头,这些都是学生有意无意丢的。针对这一情况,要抓住关键期对学生卫生习惯的教育,找准学生丢垃圾最为严重的一刻,故意不让学生打扫,抓住教室一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