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中部兄弟携手谋发展.ppt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2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放眼中部兄弟携手谋发展.ppt

放眼中部兄弟携手谋发展.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5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时政点评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做出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专题复习——促进教育公平构建和谐社会一、知识复习目标:1、教育的重要意义。2、公平正义的重要作用。3、公平正义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和要求之一。二、能力培养目标:1、学会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全面分析问题。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树立崇尚公平、维护正义的品质。2、理解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增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使命感。1、教育的重要意义:(1)受教育既是公民终身受益的基本权利,也是基本义务。教育对个人一生的成败至为关键,教育获取知识,知识改变命运。对民族和国家来说,教育成就未来。(八下P60D1)(2)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当今世界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九P56D1)(3)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目标,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条,就是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就要真正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九P57D1)(4)只有把教育搞上去,才能化人口大国为人才强国,化人口压力为人才优势,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得战略主动地位。(九P57D3)2、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九P58D1)3、义务教育:(八下P61相关链接、D2)特征:强制性、普遍性、免费性。法律保障《义务教育法》新:2006年9月1日4、珍惜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八下P64D1、D2)5、公平正义的重要作用:(八下P100-102、109-111)公平是社会稳定的“天平”,正义是人类良知的“声音”,社会的稳定和发展需要公平,需要正义。正义的制度是实现社会公平的保证。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和要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关注社会2006年8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进行第三十四次集体学习,胡锦涛强调:保证人民享有接受教育的机会,是党和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2006年9月1日开始施行的新《义务教育法》亮点:亮点一:不得将学校分为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学校不得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亮点二: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十届人大五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亮点2006年,河南省共落实“两免一补”资金14.6亿元,资助学生1281.2万人次,“两免一补”资助规模和投入资金量居全国首位,资助对象已覆盖了全部贫困县的学生和农村的贫困学生。2007年,我省将继续加大教育投入,计划用两年时间把困难地区农村中小学的课桌凳全部换新,让孩子们坐进新教室,用上新课桌凳。1、党和政府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执政为民。2、中国政府是一个负责任的政府,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要求,是人民政府的基本职责。3、我国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实施科教兴国战略。4、我国通过修订《义务教育法》、建立相关制度、加大对农村和薄弱学校教育资源的投入、开展城乡结对助学、教师交流等方式促进教育公平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5、中国正加速迈向教育公平。中招试题回放1、面对该市这位母亲的困境,你有什么期盼?(3分)答:政府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让学生共享优质教育资源。2、铜陵市努力办好每一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做法得到了百姓的称赞。请说一说其中的理由。(6分)答:(1)保障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受教育权利的平等实现,有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2)这一做法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体现。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3)维护了教育公平,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多项选择:今年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教育公平是重要的社会公平。要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快各级各类教育发展。”教育公平是为了()A、保证每一个公民平等的享有受教育的权利B、一定要让教育领域实现绝对的公平C、更快地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D、维护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行动在身边请你参加活动与探索:材料一:2006年8月开始的郑州市开展的城乡教师交流工作硕果累累:首批交流教师达646人,交流学校达292所。截至2006年底,全市优秀骨干教师送课下乡上示范课、指导课或讲座402人次,授课766课,城市学校下乡结对指导教师207人,指导课次636次。材料二:郑州教育局在全面实施城乡教师交流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开展城市学校与农村学校结对助学工作。2007年起,市教育局直属56所学校分别与56所县(市)学校建立为期三年的结对助学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