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大索貌阅:南北朝时期人民脱离户籍或佃客为豪强隐瞒户口的很多。开皇五年(585年),隋文帝下令清查户口,依照户籍簿上登记的年龄体貌进行核对,此即所谓“大索貌阅”。府兵制:府兵是唐初的主要军事力量。其编制的基本单位是折冲府(又称军府)。唐代府兵制建立在均田制基础上,是兵农合一的制度。府兵农忙时生产,农闲时操练。其经常性任务是轮流到京城宿卫(称为“番上”),或到边境和内地的要地戍守。卫士服役期间,免除其自身的租调,但衣装、口粮和大部分兵器都要自备。府兵制虽减轻了国家的负担,但卫士个人的负担却很沉重。在均田制破坏的过程中,此制亦随之破坏,后为募兵制所代替。贞观之治:唐太宗,年号贞观。贞观年间,唐太宗在政治、经济军事以及民族关系等方面实行了一系列正确的治国措施,轻徭薄赋,劝课农桑,继续推行均田制,虚心纳谏,任人唯贤,发展科举制,整顿吏治,戒奢从简,推崇儒学,修订“五经”,遂使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社会安定,思想文化繁荣,国力日益强大,史称贞观之治。氏族志:唐初,以崔、卢、李、郑为首的山东士族仍旧根深蒂固,自命清高。唐太宗为了提高皇室地位,修《氏族志》,以皇族为首,外戚次之,山东士族被降为第三等,通过这次修《氏族志》,一部分的庶族地主获得了士族身份,没落的门阀士族进一步受到打击,只有李唐皇室所属的关陇士族能大体保持过去的地位,对巩固唐王朝的统治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三省六部制:三省为尚书省、门下省和中书省。中书省是决策机构,负责草拟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负责贯彻执行政令。尚书省下设吏、户(隋称民部)、礼、兵、刑、工六部。三省长官起初均为宰相。三省分权改变了以往宰相一人执掌大权的状况,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三省六部职司划分明确,提高了行政效能,加强了中央统治力量。但由于尚书令权力太大遂以唐太宗曾任此职为理由,不再授人,而以左右仆射代行职权。左右仆射起初是当然的宰相,但后来要加“同中书门下”头衔才是宰相。由于中书令、门下侍中的名位较高,所以也不常设。于是就给其他官员加上“参预朝政”、“参议朝政”、“参议得失”,“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头衔,担任宰相。宰相们平时在政事堂讨论军国大事。政事堂会议是协助皇帝统治全国的最高决策机构。宰相的权力分于三省,又由品级较低的官吏担任宰相,这就进一步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但同时也更便于发挥整个统治集团的意志。科举制:隋文帝即位后,废除九品中正制。隋炀帝即位后,创立进士科,这标志着科举制的产生。这一制度产生后,把读书、应考和做官三者联系起来,成为以后士人仕进的必由之路。科举制的产生,打破了数百年来世族门阀垄断仕途的局面,一般地主子弟甚至贫寒子弟也可能由此走上仕途。从此,选拔官吏之权从世家大族手中收归中央政府,从制度上限制了世家大族把持政治大权,为庶族地主参与政权开辟了道路。至唐朝进一步发展、完善,成为选拔官僚的主要方法。随着科举制的推行,学校教育也日益发展。中央设国子监。地方上设有州、县学。唐代科举分为常举和制举。科目主要是明经、进士等,明经科主要考试对儒家经典的记忆,比较容易;进士科主要考诗赋和政论,难度很大,而且又是做高官的主要途径,因之最受重视。租庸调制:是唐前期的主要赋役制度,是在均田制基础上实行的。租庸调按丁征收。每丁每年交纳粟,称为租。每年植桑区交纳绢绵,种麻区交纳布麻,称为调。每丁每年服徭役二十天,如果不服徭役,每天折纳绢或布,称为庸。这种以绢、布折役的方法称作“输庸代役”。隋朝规定五十岁以上的人才能以庸代役,这些都使农民有较多的时间从事农业生产,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唐律疏议:唐代法律分为律、令、格、式四种。律是刑法典。令是关于国家各种制度的规定。式是各项行政法规,办事细则。格是对律、令、式所做的补充和修改。律、令、格、式互为补充,以律为主,同时并行。唐律是直接从隋《开皇律》发展而来的。唐律从唐高祖时开始制订,到唐太宗时修订完成。唐高宗又对律文加以解释。释文称为“疏”,具有和“律”同等的效力。二者合编,称为《永徽律疏》,后世称之为《唐律疏议》。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封建法典。开元之治:唐玄宗开元年间,先后任用姚崇、宋璟等人为相,改善吏治,发展生产,使得唐朝政权稳定,经济繁荣,国力强盛,使唐朝进入鼎盛时期,史称“开元之治”。两税法:德宗时,宰相杨炎建议颁行“两税法”两税法是以原有的地税和户税为主,统一各项税收而制定的新税法。由于分夏、秋两季征收,所以称为“两税法”。四镇之乱:德宗朝,成德节度使李惟岳勾结魏博镇、淄青镇、山南东道发动叛乱。被镇压后,德宗对有功藩臣封赏失当,卢龙镇、成德镇、魏博镇、淄青镇再次叛乱,节度使称王,淮西镇叛乱,节度使李希烈称天下都元帅。德宗命泾源兵平叛,泾源兵中途哗变。德宗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