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基础 培养习惯 走无特色的特色发展之路—教学研究.doc
上传人:石头****海海 上传时间:2024-09-09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75KB 金币: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夯实基础 培养习惯 走无特色的特色发展之路—教学研究.doc

夯实基础培养习惯走无特色的特色发展之路—教学研究.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0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夯实基础培养习惯走无特色的特色发展之路现在的小学,热衷于“特色”。书画特色学校、体育特色学校、音乐特色学校……比比皆是,应有尽有,仿佛冠上了“特色”二字,学校就戴上了可资炫耀的光环,学校的发展就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成为家长们趋之若鹜的名校。有特色当然是好事,但这些需要文化的积累和岁月的沉淀,水到渠成,不可能一蹴而就,过分的追求特色,显然矫枉过正了。想起一个故事。罗丹塑好雕塑《维纳斯》后,自己感觉很满意,便请友人来欣赏。友人看过后,对维纳斯的手特别感兴趣,认为完美无瑕,喜不自禁,大加赞赏。这不但没让罗丹高兴,反而让罗丹陷入了沉思,他随即转过身去,用斧头砍去了维纳斯的双臂。就这一斧头,成就了罗丹的千古绝唱《维纳斯》。学校的发展也是这样,偏执于一面,必然导致整体的失衡。学生个体的发展也是如此,老是练习臂力,忽视了腿的发育,结果会导致腿部畸形,最后走路都踉踉跄跄的,成了一个有“特色”的残废人。小学阶段是一个人健康成长的基础阶段,忽视任何一个部位,人格的发展都是不健全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才是我们小学的核心任务。我校位于城乡结合部,相当一部分学生从农村转来,留守儿童多,爷爷奶奶陪在身边。隔代教育,最大的问题是娇惯。祖辈大多溺爱孩子,生怕孩子受到一丁点儿委屈,眼光短浅,以为给了孩子吃的,穿的,孩子高兴了就行,孩子要什么给什么。无疑给孩子的培养设置了一道无法抹去的阴影。针对学校现状,作为学校校长,我的办学教育理念是不跟风,坐得下冷板凳,一切为了孩子,培养习惯,夯实基础,走无特色的特色发展之路。着力培养学生的养成习惯。有人说过,种下习惯,收获一生。人的天资肯定有所差异,但最后谁发展得好,却不完全取决于天资。习惯是一个人成功最为重要的基石。没有一个好的习惯,即使暂时取得了一点成绩,也难以一生成功。ﻬ生活习惯的培养。让学生自制生活计划表,配备处罚制度。从起床到睡觉都给自己一个计划,按计划规范一天的行为。平时要求学生遵守时间,不要过早到校,也不能过晚到校。着装整洁,不一定要穿名牌,但要干净、得体。每天安排一定的体育锻炼时间,身体是本钱,没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将来的一切都无从谈起。帮助学生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学校里布置了文化墙,里面有许多伟人小时候的故事。比如周恩来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孙中山小时候的故事等等,这些喜闻乐见的故事,孩子易懂易接受,能给孩子起到潜移默化的效果。同时,这些文化墙也彰显了书香校园的氛围。低年级的学生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来教育孩子,高年级的学生可以通过作文比赛、文艺汇演等形式给学生灌输理想信念。教育学生要有礼貌,“有礼走遍天下,无礼寸步难行”,把“礼”的教育渗透到生活的各个角落,见到老师要问候,见到同学要问候,要把笑始终挂在脸上。在家里要尊重长辈,不做小皇帝,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不依赖他人。不能独立完成的事也要在他人的帮助下,学会完成。比如在家里给大人倒水,招待客人,甚至可以尝试给父母亲洗一回脚。注重品德的培养。一个天资再好的人,如果在品质上出现了问题,将来不仅对社会无益,反而会成为社会的害群之马。我们除了开展正常的品德教育课以外,广泛开展活动,教育学生学会自我保护的同时,学会合作、学会谦让,与他人共担风雨,分享阳光。班级张贴宣传画,把先人的优秀品质展现出来,如孔融让梨,劈山救母,这些故事可以诱导学生从小应具备什么样的品格。还开展了讲故事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受到熏陶。着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学知识当然重要,而教给学生思维方法更重要。所有问题能不设置标准答案,尽量不设置,让学生各抒己见,不把学生的思维囿在某一个圈子里。小学生是最具想象力的。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心理学家做了一个实验,在小学生的课堂上画了一个大大的零,问学生看到了什么,有的说是月亮,有的说是太阳,也有的说是月饼,也有的说是零,应有尽有。而到了中学生的课堂上,中学生噗嗤一笑,这不就是零吗?到了一个行政单位,那些人都不敢擅自发言,科员看看科长,科长看看处长,处长看看局长,好长时间都没人说出答案。我们的教育就是这样把一个生动活泼的人一点点的机械化了。这方面,我们的教材也是有问题的。初中课本上有一篇《安塞腰鼓》,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这些西北汉子怎么能打得动这么重的腰鼓?当然我们的教学用书上也给出了答案,结果学生思考了半天也没人回答出来。其实,只要说一个手脚健康的人都能打得动这些腰鼓的,不就完事了吗?这么简单的问题还需考虑吗?我们的学生都是在一种惯性的思维中一点点的僵化了,这是一种非常可悲的现象。试想:这些没有想象力的人将来能有多少发明创造呢?知识是无尽的,谁也不能把知识全都学到肚子里去,思维方法是最重要的。着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要让学生知道自己是唯一的,只要是不妨碍他人的爱好都是合理的。作为教师,不能随意打压学生,要让学生看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