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癌痛治疗癌痛的现状中国目前癌痛治疗吗啡用量情况病因学癌痛的种类治疗癌痛的目标医务人员因素:不掌握癌痛知识和及其治疗,缺乏对癌症可以完全控制的认识对癌痛评估不足,顾虑对控制药物的处方管理担心药物的副作用,担心药物成瘾,担心患者对止痛药物产生耐药性患者因素:不愿如实报告疼痛;认为疼痛是不可避免的,也不可能治好担心分散医生治疗癌症的注意力,害怕疼痛加重是病情恶化怕药物成瘾,担心对止痛药产生耐受性,使以后疼痛加重时而无效医药卫生管理部门因素:对癌痛治疗重视不够;对医生控制药品管理过严,不能保证临床需要误区:总之阿片类药物很危险!!!癌性疼痛评估疼痛程度评估数字分级法(NRS)用0-10的数字代表不同程度的疼痛,0为无痛,10为最剧烈疼痛,让患者自己圈出一个最能代表其疼痛程度的数字癌痛的治疗控制疼痛的标准疼痛强度评估NRS评分法<3分或达到024小时疼痛危象次数<324小时内需要解救药物次数<3睡眠不受疼痛影响白天安静时无疼痛站立活动时无疼痛需要进一步进行剂量调整的依据治疗后疼痛强度评估NRS评分≥3分24小时内爆发性疼痛出现的次数≥3次24小时内给予解救药物的次数≥3次对于早期、正接受积极治疗的患者治疗目的是充分缓解癌痛,使病人能耐受抗癌治疗所必须的诊治措施,可能为暂时使用镇痛药物。肿瘤进展或治疗失败随着肿瘤进展或治疗失败,只有镇痛药物才能有效地控制疼痛,此后,患者进入需要长期持续使用麻醉剂的阶段对于晚期患者目的是充分缓解癌痛、改善其生活质量,并达到相对无痛苦地死亡早期以无痛为目标后期,以疼痛不影响睡眠为目标,其次以在白天安静时无疼痛(即解除休息时疼痛)为目标;最后以站立、活动时短暂无疼痛(解除站立或活动时疼痛)为目标癌痛治疗的类型三阶梯镇痛方案及原则WHO三阶梯癌痛治疗方案的特点非阿片类(非甾体类)镇痛药:不良反应综上所述不同阿片类药物口服及肠外给药的等效剂量以及与吗啡的相对效能换算表临床上不推荐的阿片类药物选择合适的阿片类药物阿片类药物的几个药理现象给药途径按时给药止痛药应当有规律地“按时”给药(3~6小时给药一次),而不是━即只在疼痛时给药,“按需”给药是医院性成瘾的一种情况确定初始剂量大多数患者的初始剂量是吗啡60mg/日,部分情况下为30mg/日。普通吗啡具体用法是:5-10mg/次,每4小时一次,建议给药时间是6:00、10:00、14:00、18:00、22:00,为即能持续控制疼痛又避免夜间服药引起的不便,最后一次用药应增加50%或100%的剂量吗啡控释片一般10-30mg/次,每12小时一次。若既往口服普通吗啡片的患者改用吗啡控释片时,应在给予控释片初始剂量的同时给予最后一次剂量的吗啡普通片。调整及增加剂量调整剂量:根据需要每24小时调整一次剂量,由于个体差异和不同的用药史,部分患者需要2-3天的剂量滴定,才能完全控制疼痛增加每日剂量:大部分癌痛患者需要通过剂量调整才能获得满意的疼痛控制。用药24小时后,如果还未止痛,剂量应增加,增加幅度开始可为前次剂量的50%-100%,以后应改为33%-50%,如吗啡控释片具体增量情况为:(30mg/日)60mg/日-90mg/日-120mg/日-180mg/日-240mg/日-300mg/日400mg/日-500mg/日。速效吗啡增量与此一样。如果出现嗜睡而不觉疼痛,剂量应减少50%注意具体细节辅助药物的使用原则肿瘤患者中的爆发性疼痛(BreakthroughPainBTP)爆发性疼痛的定义爆发性疼痛的发生机制爆发性疼痛的分类爆发性疼痛的发病率爆发痛的特点爆发性疼痛的治疗指导原则爆发性疼痛的药物治疗阿片类药物是治疗爆发痛的主要药物可采用同一种阿片类药物治疗基础持续性疼痛和爆发痛吗啡即释剂型:最常选用的处理爆发痛的吗啡制剂,口服易吸收,血浆半衰期约3小时;快速控制疼痛;推荐治疗爆发痛的解救剂量是每日吗啡总剂量的1/6(17%)作为最初用药,再据效果增减剂量吗啡控缓释剂型(如:美施康定),需要控制持续基础疼痛时使用;用量与肾功能有关,与体表面积、身高和体重无关;爆发痛次数应控制在2-3次/天以内,否则应增加控缓释吗啡的用药剂量,而非增加给药次数;如果疼痛控制不满意应1-2天调整剂量一次,按25%-50%的幅度增加爆发痛的控制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