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突破”让自主“飞翔”在新教材、新理念的背景下,我们教师要真正树立起一个最基本的、却长期被教学理论和实践忽略的教育教学理念——以人为本,重视学生的主体性,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重视学生的创造能力和人格个性,尤其注重为其终身学习打好基础。但传统教育应试教育让很多教育、教学观念落实不到实处,成为一张“空头支票”,此时此刻,做为工作在一线的教师,考验我们的时刻到来了,要敢于“突破”,这不是一句空话,它是通过教学的各个环节反映出来的,只有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大胆“突破”,新课程理念才能落到实处。下面结合我个人的教学实践,刍议如何将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落实到“教师突破”的实验中去在教学内容上突破——学生将成为发现者所谓教学内容的“突破”指教学内容不局限于教材,局限于传统教——学的模式,主张孩子成为“生活数学的发现者”。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如是建议教师,“我认为有一项十分重要的教育任务,这就是不断地扶植和巩固学生想要成为发现者的愿望,并借助一些专门的工作方法来实现他的愿望。”例如我在教学《毫米的认识》根据学生好奇心强、课外时间充裕的特点,先让学生课外收集有关毫米的素材,上到这节课时,大胆放手,让他们交流收集的有关毫米的信息,他们倍感亲切,个个都想走上讲台告诉大家自己不菲的发现:有的说我通过自学课本知道直尺上一小格就是1毫米,1大格就是1厘米,还带着直尺给同学们演示;有的在此基础上还发现1厘米里有10毫米,从0到1厘米中间那条稍长的刻度线是5毫米;有的说我从爸爸那知道厘米用字母表示ml;有的说我在家发现一粒米的长约1毫米;有的说我从课外书上知道蜗牛1秒爬2毫米……以上发现都在不同程度上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课堂主体——学生的情感兴趣、主人意识,这些才是最好的老师。二.在教学空间上突破——学生将成为实践者所谓教学空间的“突破“就是冲破课堂狭小的天地,根据教材的特点,有计划、有目的组织学生到阅览室、到校园、到大自然、到社会其他领域去,让他们在大数学环境中观察、体验、调查、思考。在生活的广阔天地中,努力把数学课上得形式多样而生动,内容丰富而深刻,先哲亚里士多德都能领学生在绿地上漫游、冥想而学,我们现代教师不应在教学空间方面作些突破吗?例如:我在教学《步测》时,带同学们到大操场亲自体验了一番,你怎样知道自己一步的长?有的说走一步,请一位同学量;有的说不行,有时走的快有时慢,这样量不准;有的说走几步再求平均步数,同学们都赞同,认为这样比较合理,有同学提醒要测出走的距离,于是同学们都去迈步走开,以不同的方法测出自己一步的长;有了一步的长,你又可以测出哪些长度?有的测出操场到校门的距离,有的说可以测出到教室的距离……同学们大大过了把“步测”瘾,对本课内容留下深刻印象,回去路上,学生仍然在边走边数,学习兴趣丝毫未减,进一步增强数学的实用意识。此外还可以用电脑房的多媒体课件教学生《圆面积》,课前先到快餐店调查出售快餐份数,研究白色垃圾情况和危害,后去学《统计》,此时学生在课堂上关注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组组数据带来的深深思考,触动他们内心最深处情感和教育,诸如此类的开放教学都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它体现了数学学科的生命力,让学生在生活中不仅学习数学,而且享受数学,思考数学。三.在教学方法上突破——学生将成为个性者所谓教学方法的“突破”可以用八个字概括:教无定法,但有常模。我们在课堂上可灵活应用,可以创设一定的情景激起探究兴趣,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合作探究;也可以就一个问题采用讨论,争辩的方式;有时我们也不妨采用“综合式”。例如学习《平面图形的整理》时,由学生自愿分成若干小组,分头行动。资料组通过书籍收集整理所有平面图形推导资料;制作组配合用蜡光纸制做平面图形推导过程;生活组查找生活中相关资料;多媒体组从网上收集有关动态演示课件;资料课堂汇总后各组自由组合,绘制平面图形网络整理图,各小组派代表成立报道组,报道组查书拜师,了解新闻的表达形式的基本特点和报道技巧,准备给全班同学讲解、报道。最后综合组在教师的指导下,将以上各种素材整合、设计、打包,形成完整的课件,不仅本班同学获益,而且实现了资源共享。以上教学模式无论是“探讨式”还是“综合式”,都体现了一种新的、网络式课堂教学模式,在这种课堂教学新网模中,师生都为网络中一分子,在与老师、同学的合作中,用自己的心智、兴趣,学习知识,学会方法,练习技能,生成能力,主动从事学习和与学习有关的实践活动,不断提高,实现发展。四,在教学评价上突破———学生将成为成功者所谓评价上的“突破”,对学生的评价不仅仅局限成绩的好坏和作业的对错,要对学生在知识技能情感等多方面考虑,以激励评价为主,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实在的建议和指导,学生在发展中尚未定型,我们要对他们多一份关爱,一切为了每一位孩子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