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7画 (1)我有一盒彩笔_北师大版-经典教学教辅文档.doc
上传人:13****8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60KB 金币: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7画 (1)我有一盒彩笔_北师大版-经典教学教辅文档.doc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7画(1)我有一盒彩笔_北师大版-经典教学教辅文档.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页第七单元画课题1.我有一盒彩笔【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本课的8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认读和积累课文中出现的新词,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和欣赏诗歌的大致含义,能够说一说、议一议、写一写诗中的情景或者本人心中的想象,提升观察想象能力和言语表达能力。2.过程与方法目标:经过先生先生认字自读、对比赛读、展现比读等层次提升先生朗读的能力和程度。激发先生结合诗歌内容进行想象,经过读、议、画、写等方式领会诗歌描述和表现美好的景物和愿望。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经过本课的学习,丰富先生的生活认识,激发先生热爱生活,畅想生活的积极情感,领会认真观察可以发现生活的美,敢于畅想表达对生活的美好期望。【教学重点】1.能够在认字学词的基础上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了解诗歌中所描述的画面内容和表达的情感。2.能结合课文内容激发自我想象,贴近生活表达美好理想,丰富言语表达。【教学难点】在学习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结合本人的生活经验和理想情感编创诗歌。【教学课时】三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和欣赏诗歌的大致含义。2.激发先生热爱生活的积极情感,领会认真观察可以发现生活的美,敢于畅想表达对生活的美好期望。【教具预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认识作者,质疑导入1.认识作者(出示课件1:金波图片)大家看到的这个人物是一位大诗人,是课文的作者,他就是——金波,我们该当叫他(金波爷爷)。他特别喜欢给小朋友们写文章,以后我们还会学到他的很多文章。2.今天,他要和我们一同走进一个新主题的学习,那就是“画”,第一篇课文就是金波爷爷的一首小诗,这是一首怎样的小诗呢?它就藏在我们语文书里,快打看看吧!二、读题学字,板书课题1.齐读课题。谁帮我想办法记住“盒”字?(先生自主发言,用拆分字形或者比一比的方法记住它,认读“皿”字。)其实,在我们认识的汉字中,有几个和它长得很像的,你还记得吗?(引入“皿”字底的生字:盆、盘、盏等)想一想这些生字,都和甚么有关?(引导先生了解大部分为装东西的器具)也就是说,皿字底表示的意思是?(教师引到先生了解新偏旁的含义,并自主积累生字)(点评先生识字的表现和方法运用)请大家和老师一同书写课题。(板书:我有一盒彩笔)四、学习课文,浏览感悟1.第一次读这篇课文,怎样才能达到正确流利?(先生自主确定方法读文,达到正确流利)2.读文反馈、识字学词活动:(1)谁来展现一下呢?(指名读课文,听辩字音。)还可以怎样读呢?(鼓励先生同桌共读或者分组、分男女赛读)(2)课文读得这这么纯熟,我想来考考大家,可以吗?A、出示课文中的生字新词:(出示课件2)蓝色黄色紫色(这些都是“颜色”,你还知道哪些?)直线圆曲线三角(这些都是“外形”,你还知道哪些?)小河稻田明月山尖远山电视塔(你还看见甚么了?)连绵起伏插入云天理想透明海底宝藏结满永世消灭饥荒翅膀广阔飞翔会读的同学来抢答:(单人、整组、整排或者整班回答,确定新词的读法)会学的同学来发问:你想了解那个新词,学懂它,会用它?(先生自主发问新词,指点先生结合课文语句和插图了解词语大意)例1:连绵起伏;这个词语在哪里?找到相关的句子,它是用来描述远山的,看看课文的插图,甚么样的远山可以叫做“连绵起伏”?(先生了解词义,指点朗读)例2:插入云天;你用老师介绍的办法试试看!找句子---看插图----说一说;例3:广阔、饥荒等词语的理解。B、出图画,用词语:老师这里有几幅图片。谁能用刚刚学过的词语来描述一下?(检验新词的理解,知道新词的运用。)C、我们学习的这些词,他们手拉手找朋友,你能帮帮他们吗?(出示词语搭配练习)D、这么多成心思的词,让我们送他们回家吧!(出示课文填空:回顾内容,巩固记忆)3.课文浏览:多么风趣的小诗呀,有位同学都忍不住把他们画下去了,看,其实,我们的课文中为这两幅画起好了名字,你发现了吗?(美丽的今天和明天的理想,适时板书)那我们就来一幅幅地欣赏吧!(1)指名朗读第一节(出示课件3)在“美丽的今天”这幅画里,小画家画一条,那是。画一个,那是。画一条,那是。画一个,那是。(在先生对应回答中指点朗读,尝试读出不同景物的神韵。例如:小河流过稻田,那是怎样的河水,平静的?欢快的?中秋明月挂在山间,那是美丽的,圆润的;连绵起伏的远山,那是悠远的,朦胧的;插入云天的电视塔,那是高远的,壮观的。)这么多美丽的景物啊,我考考大家,谁记得最清楚?(师生问答:我画,那是。)我们的世界如此美丽,我们可以大胆去看,去想,我也想用不同颜色和外形来说说。我画一个红色的长方形,那是。我画,那是。(教师指点先生打开思绪,进行口头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