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百强校】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扫描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书生****ma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7.6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全国百强校】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扫描版含答案.doc

【全国百强校】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扫描版含答案.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石嘴山三中2022-2023学年高一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语文试题答案选择题:1:5ACDBD7D10:13CBAB15B19A1.A“严羽认为,李白诗歌风格飘逸、万景皆虚,杜甫诗歌风格沉郁、万景皆实”错误,第二段“前人说李诗万景皆虚,杜诗万景皆实,固然未必十分确切,但从意象的虚实上看,的确可以看出李杜风格的不同”,可知“万景皆虚”“万景皆实”是前人观点,并非严羽所述。2.C“李白诗歌……实处用力”错误,第四段“杜诗的意象多取自现实生活,他善于刻画眼前真实具体的景物,表现内心感情的细微波澜。杜甫写诗往往从实处入手,逐渐推衍到有关国家和人民命运的统摄全局的问题上”,可知“实处用力”是杜甫诗歌创作的特点,不是李白的创作特点。3.D.“故杜诗的艺术效果更胜一筹”错误。由第五段“李白的《古风》其十九和杜甫的《悲陈陶》,都是写安史之乱的古体诗,但虚实的处理不同。《古风》大半是写游仙,最后四句才写到安史之乱,也似乎不甚着力。但它给人留下的印象却是深刻的,诗人的忧虑和悲愤也流露在字里行间。《悲陈陶》则围绕着陈陶战役,官军、安史军和长安人民三个方面都写到了,犹如用诗写成的通讯报道,真实而深挚,是典型的沉郁之作”可知,,两者各有千秋。4.B“而‘天眼’的快速落成得益于众多国际天文学专家的参与”表述错误。原文是说“随着‘天眼’的落成,中国射电天文学‘黄金期’正在开启,越来越多的国际天文学专家加入由中国主导的科研项目”。“众多国际天文专家的参与”是果不是因。5.D文章是按照南仁东的精神品质来划分写作板块的,三个板块在内容上属于并列关系。6.①心系国家,勇于担当,不计个人得失,有着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怀。②潜心科研,不甘平庸,敢为人先,心无旁骛,执着追求科学梦想。③吃苦耐劳,不怕困难,甘为科学事业献身。④严肃认真,治学严谨,对工作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从不同角度概括回答,每点2分)7.D”一怒之下”错误8.①洒脱,不拘小节。不同于其他客人的俊朗雅致,孤独丈身穿褐衣,伛偻席地,似一乞丐,昏昏欲睡。②技艺高超。他能听出李一笛笛声中的不足,并最终以一曲《凉州词》征服了所有听众。③惜才,教导有方。他在李一笛最自得的时刻展现才艺,送他玉笛、曲谱,并刻“艺无止境”四字,点醒教育了李一笛。(若答“其貌不扬”“深藏不露”“有城府”等可以酌情给分,意思对即可)9.①运用通感手法(或以形摹声),通过视觉形象描摹听觉形象。如李一笛吹《水调歌头》时“愁云出岫,明月孤悬,烟波浩渺,潮打空城”,让读者在画面中感知笛子的声音特点。②运用比喻(或以声摹声)。如“雄浑处似惊涛拍岸,细微处如春蚕嚼叶;辽远处似野马驰原,近切处如山泉低语”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孤独丈笛音的高妙。③通过听众的反应进行侧面描写。如《诉衷情》吹罢,“宾客沉浸其中,曲终良久,轰然叫绝”,侧面写出音乐的魅力。④化用前人名句摹写音乐。如“银瓶乍破,铁骑突出,惊涛拍岸”,“笛声呜咽,如泣如诉,潜蛟起舞,嫠妇欲哭”,就是化用苏轼《赤壁赋》中的句子。(答对任意三点即可)10.C(A.“却”,退回到原处。B.“信”,确实、实在。D.句意:屈驾来访。“存”,问候、思念。)11.B(句意:绍兴三十二年,耿京命令辛弃疾带奏表归宋,宋高宗正在建康劳军,召见他,嘉奖他,使他入朝,授予他承务郎、天平节度掌书记的官职,同时用节使印和文告召耿京。“弃疾”为“奉表归宋”的主语,中间不断开,排除AC;“建康”为“劳师”的后置状语,中间不断开,排除D。故选B。)12.A(“不同”错误,应为相同。都指黄河中下游被金兵占领的地区。“王师北定中原日”句意: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时。)13.B(“任江东安抚司参议官时”错误,根据“出知滁州,州罹兵烬,井邑调残,弃疾宽征薄赋,招流散,教民兵,议屯田,乃创奠枕楼、繁雄馆”可知,是任滁州知州时。)14.(1)我因主帅归顺朝廷的事前来,没想到发生变故,拿什么复命呢?(“缘”,因为;“期”,希望,想到;“何以”,宾语前置,应为“以何”。句意1分。)(2)谢枋得点着蜡烛写文章,准备天亮祭祀辛弃疾,文章写成后声音才停止。(“作文”,写文章;“且”,将;“始息”,才停止。句意1分)参考译文:辛弃疾,字幼安,是齐历城人。年轻时以蔡伯坚为师,与党怀英同学,并称辛、党。当初(辛、党)占卜仕途,将蓍草折断(占卜),怀英得到的是《坎》卦,于是留下为金主做事,而辛弃疾得到《离》卦,就下决心南归大宋。金主完颜亮死后,中原豪杰纷纷起义。耿京在山东聚集人马,号称天平节度使,调配管辖山东、河北的忠义军马,辛弃疾(在耿京手下)做掌书记,就劝耿京作南归决断。僧人义端,好论军事,辛弃疾有时跟他有来往。当(辛弃疾)在耿京军中,义端也聚集了一千多人,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