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束带使用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完整版)资料.doc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1.7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约束带使用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完整版)资料.doc

约束带使用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完整版)资料.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0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约束带使用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完整版)资料(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优秀版资料,欢迎下载)约束带使用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操作流程操作流程操作方法查对评估告知准备实施观察和记录查对评估患者年龄、意识、活动能力等情况全身和约束带部位皮肤情况患者/家属心理状况,对使用约束带的认知和接受程度告知家属约束的目的、时间和方法●请家属在约束告知书上签字●准备约束工具(约束带、约束背心和约束衣)、棉垫、防护手套、手消毒凝胶将患者肢体摆放于功能位以棉垫包裹约束部位套约束带于约束部位,系活结固定约束带(不可固定于床栏上)检查患者肢体活动程度与范围,以及约束带的松紧度,松紧度以患者活动时肢体不易脱出、不影响血液循环为宜调整约束带交代约束后的注意事项●观察并记录患者的一般状况,局部皮肤、肢体末梢循环情况及约束效果●询问患者感受●15~20分钟巡视患者一次,约束带2小时松解一次,翻身或搬动患者时,应松解约束带●记录约束原因、部位、起止和间隔时间●洗手㈡评分标准所在科室考生姓名考核老师考核成绩项目标准评分扣分内容扣分得分操作准备操作者5着装不规范—3未按六步洗手法洗手或洗手不认真、程序错误—2查对评估10未查对并评估患者意识、活动能力等情况—2未评估全身和约束部位皮肤情况各—2未评估患者/家属接受程度—2用物6少一件各—2放置乱—2告知6未告知患者及家属约束目的、时间、方法各—2操作步骤摆放功能位10未摆放功能位—6摆放姿势欠佳—4垫棉垫8未用棉垫包裹约束部位或包裹不当各—4固定约束带13固定位置不正确—4固定松紧度不适合—3翻身或需要搬动时未解约束带—3松解约束带时无防意外发生的意识—3检查5未检查患者肢体活动程度及约束带的松紧度—5交代8未询问感受—4未交代约束后的注意事项—4观察8未观察末梢循环—4未经常评估患者意识状态—4记录4未记录—4洗手2未按六步洗手法洗手或洗手不认真、程序错误—2整体评分态度沟通4态度不认真—2沟通告知不详细准确—2整体计划操作时间5分钟6整体操作不流畅—2无计划性—2颠倒程序一次—2每超时30分钟-1分,累积扣分提问5回答错误—5总分100累积腹膜腔穿刺术腹膜腔穿刺术(abdominocentesis)是指对有腹腔积液的患者,为了诊断和治疗疾病进行腹腔穿刺,抽取积液的操作过程。[适应症]1、抽取腹水进行各种实验室检验,以便寻找病因,协助临床诊断。2、对大量腹水引起严重胸闷、气促、少尿等症状,使患者难以忍受时,可放出适量的腹水,减轻腹腔的压力,缓解压迫症状。一般每次放液不超过3000ml-6000ml。3、腹腔内注入药物,如注射抗生素卡那霉素、链霉素或庆大霉素,如注射化疗药物环磷酰胺、噻替派、自力霉素等,以协助治疗疾病。4、行人工气腹作为诊断和治疗手段。5、进行诊断性穿刺,已明确腹腔内有无积脓、积血。6、拟行腹水回输者[禁忌症]1、严重肠胀气。2、妊娠。3、躁动而不能合作者或肝性脑病先兆者。4、因既往手术或炎症引起腹腔内广泛粘连者。5、有粘连型结核性腹膜炎、巨大卵巢肿瘤、包囊虫病者。6、出血时间延长或凝血机制障碍者。7、局部皮肤感染,应在感染控制后进行操作。[准备工作]1、向患者及家属讲明穿刺的目的、必要性,签字同意后实施。2、查“凝血分析”,有严重凝血功能障碍者需输血浆或相应凝血因子,纠正后再实施。3、过敏体质者,需行利多卡因皮试,阴性者方可实施。4、器械准备:(1)腹腔穿刺包:内有弯盘1个、止血钳2把、组织镊1把、消毒碗1个、消毒杯2个、腹腔穿刺针(针尾连接橡皮管的8号或9号针头)1个、无菌洞巾、纱布2-3块、棉球、无菌试管数只(留送常规、生化、细菌、病理标本等,必要时加抗凝剂);5ml、20ml或50ml注射器各1个及引流袋(放腹水时准备)(由助手打开包装,术者戴无菌手套后放入穿刺包内)。(2)常规消毒治疗盘1套:碘酒、乙醇、胶布、局部麻醉药(2%利多卡因10ml)、无菌手套2个。(3)其他物品:皮尺、多头腹带、盛腹水容器、培养瓶(需要做细菌培养时)。如需腹腔内注药,准备所需药物。5、B超检查定位。[操作方法]1、先嘱患者排空尿液,以免穿刺时损伤膀胱。2、洗手:术者按7步洗手法认真清洗双手后,准备操作。3、放液前应测量体重、腹围、血压、脉博和腹部体征,以观察病情变化。4、根据病情,安排适当的体位,如扶患者坐在靠椅上,或平卧、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