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版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课时质量评价5 辽宋夏金元的统治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是笛****加盟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5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2版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课时质量评价5 辽宋夏金元的统治 WORD版含解析.doc

2022版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课时质量评价5辽宋夏金元的统治WORD版含解析.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课时质量评价(五)(建议用时:40分钟)一、选择题1.宋代官制有官、职、差遣之分,形成了“官以寓禄秩、叙位著,职以待文学之选,而别为差遣以治内外之事”的局面。这反映了()A.官僚体系的成熟B.科举制度的完善C.君主专制的加强D.行政效率的提高C解析: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宋代的“官”是一种等级待遇,表示禄位、品级的高低,“职”只是一种荣誉性质的虚衔,只有“差遣”才是实际职务,这种官制导致官员冗余,不能说明官僚体系的成熟,故A项错误;材料内容和科举制无关,故B项错误;官、职、差遣的划分使得权力分散,便于皇帝掌控,故C项正确;这种官制导致行政效率低下,故D项错误。2.(2020·重庆模拟)宋代,皇帝的诏令,原则上必须经过“二府”,以“敕牒”方式颁布执行,直接自宫内颁出的皇帝批示,被认为是“灭裂纪纲”的源头,经常受到臣僚的批评。这表明当时()A.专制皇权遭到削弱B.官僚制度比较成熟C.行政效率日益低下D.权力制衡机制建立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宋代皇帝下发诏令必须经过“二府”,说明皇权一定程度上受到官僚群体的制约,体现了官僚制度较为成熟,故选B项;材料反映的是皇权受到官僚群体的制约,并非削弱,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行政效率,排除C项;虽然皇权受到官僚群体的制约,但难以实现官僚群体对皇权的制衡,且这种制约的现象不能代指整个制度,排除D项。3.宋朝时期,官方对外话语经历了从以“华夷一统”为主导向以“汉唐旧疆”为主导的转变。澶渊之盟确立了宋辽正式互认二元并存的天下秩序,是这一转变的重要节点。这一转变意在()A.重塑本朝正统地位B.承认对外战争受挫C.强化中央政府权威D.推动国内政策转向A解析:澶渊之盟确立了宋辽正式互认二元并存的天下秩序,形成了以北宋和辽为中心的两个朝贡体系,这一转变意在重塑北宋王朝的正统地位,故选A项;B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宋辽正式互认二元并存的天下秩序,反映的是北宋和辽的关系,与强化中央政府权威无关,排除C项;宋辽二元并存反映的是宋辽关系,不属于北宋的国内政策,排除D项。4.(2020·济南质检)封弥誊录制度是宋代科举考试的一大发明,欧阳修称宋代科举制度“无情如造化,至公如权衡”。此制度()A.导致社会阶层的固化B.改善了文官队伍的结构C.激发了官民的责任感D.巩固了国家的统一稳定B解析:根据材料中欧阳修对宋代科举制度的评价及所学知识可知,封弥誊录制度就是糊名法,这种方法有利于实现公平公正,由此选出的官员主要是依据自身才能,而不论出身,这有利于改善文官队伍的结构,故B项正确;材料中的措施有利于打破社会阶层的固化,故A项错误;题干中的措施无法激发官民的责任感,故C项错误;题干是对宋代科举制度中糊名法的描述,没有体现其巩固国家统一稳定的作用,故D项错误。5.(2020·济宁二模)王安石在变法中规定;原先应服役的民户不再服役,改为按土地、家产多少缴纳免役钱。原先免役的官户、僧道户、女户、单丁户、未成丁户以及上五等的坊郭户,一律按其户等减半出钱,谓之助役钱。这一举措意在()A.为封建政府拓宽财源B.遏制大地主大官僚势力的膨胀C.刺激商品经济的发展D.适应放松人身控制的客观要求A解析:根据题干可知,王安石变法中征收免役钱、助役钱的举措有利于增加国家财政收入,A项正确;免役法有利于遏制大地主大官僚势力的膨胀,但并非变法的主要目的,排除B项;免役钱的征收客观上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但封建政府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排除C项;封建人身依附关系松弛是免役钱征收的客观作用,排除D项。6.下表是元世祖至元五年(1268年)四川行省请示中书省的咨文及中书省的回复。咨文但有罪名,除钦依圣旨体例及中书省明文检拟外,有该载不尽罪名,不知凭何例定夺,请定度事回复本省相度,遇有刑名公事,先送检法拟定,再行参详有无情法相应,更为酌古准今,拟定明白罪名。除重刑结案咨文外,轻囚就便量请(情)断遣,请依上施行据此可知,元代()A.中书省是国家最高司法机关B.审理狱案都要依据皇帝旨意C.行省行使权力受到中央节制D.古代中央集权制度最终确立C解析:根据材料内容并结合所学可知,元朝时行省拥有经济、军事大权,但行使权力时受到中央的节制,与材料中“四川行省请示中书省”相符,故选C项;元朝设中书省,代替前朝的三省,中书省上承天子,下总百司,是最高行政机关,而非司法机关,排除A项;材料中“请示中书省的咨文及中书省的回复”说明并非依据皇帝旨意,排除B项;行省制度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排除D项。7.辽统治者采取“藩汉分治”的政治制度,中央设置南面官和北面官。南面官由汉人和契丹人担任,沿用唐以来的官制,统治汉人和渤海人,权力不及北面官大,北面官均由契丹人担任,统治契丹人和其他少数民族。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