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版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课时质量评价43 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是你****松呀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4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2版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课时质量评价43 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 WORD版含解析.doc

2022版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课时质量评价43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WORD版含解析.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课时质量评价(四十三)(建议用时:40分钟)一、选择题1.西周时期,在较大的都邑中都出现了市场,有管理市场的“质人”,商贾在市场上进行贸易,都有“质人”制发买卖的契券。据此可知西周()A.形成契约精神B.规范商业行为C.履践重农抑商D.出现货币经济B解析:由材料内容可知,西周时期由“质人”管理市场,并有制发买卖的契券,据此可知这有利于规范商业行为,故选B项。2.到宋代,商业信用大发展,领域遍及消费、流通以及生产,充当信用中介物的“交引”“券”“契约文书”大量涌现。由此可知()A.商品流通速度加快B.宋代形成了商业信用C.货币作用逐步降低D.宋代货币形式多样化A解析:根据材料“商业信用大发展,领域遍及消费、流通以及生产”可知宋代商业信用发展,客观上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商品流通的速度加快,故选A项。B项错在“形成了”,应是“大发展”;宋代商业信用发展,货币的作用应该是逐步提高的,排除C项;根据材料“充当信用中介物的‘交引'‘券'‘契约文书'大量涌现”可知是货币中介多样化,而不是货币形式多样化,排除D项。3.康熙年间,安徽新安人汪文琛在苏州一带创立了“益美”商号,承诺凡有裁缝交来本字号商标的布头即奖励两分银子。“缝人贪得小利,遂群誉布美,用者竞市,计一年销布,约以百万匹……二百年间,漠南漠北,无地不以‘益美'为美也。”这反映出()A.苏州发展为清代纺织业中心B.当地布商之间充斥恶性竞争C.徽商获得对晋商的竞争优势D.品牌经营产生良好市场效应D解析:安徽新安人汪文琛创立“益美”商号,通过让利裁缝,使“益美”棉布成为畅销品,反映出品牌经营产生良好的市场效应,故选D项;材料主要内容是“益美”商号在苏州的创立和发展,得不出“苏州发展为清代纺织业中心”的结论,排除A项;材料信息显示只有“益美”一家商号,看不出当地布商之间充斥恶性竞争,排除B项;材料强调徽商汪文琛品牌经营产生良好市场效应,不涉及晋商,排除C项。4.(2020·济南模拟)中世纪的西欧,人们普遍谴责谋利的行为,教会禁止放贷取利,认为这是“可恶可厌的罪恶”。但到了16世纪,“以借贷取利的活动不再被视为不义,高利贷可以畅通无阻”。人们观念的改变源于()A.商品经济的发展B.宗教改革的开展C.政治制度的变革D.价格革命的爆发A解析:根据材料“16世纪”“以借贷取利的活动不再被视为不义,高利贷可以畅通无阻”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现象是新航路开辟后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这一变化的根源是商品经济的发展,故A项正确。5.(2020·东营模拟)下图所示为1870-1910年的世界船舶吨位数(单位:百万吨)。从图中可以看出,这一时期()A.世界贸易额获得巨大增长B.航运费用大幅度下降C.水上交通工具逐步实现变革D.世界呈现多中心格局C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动力系统较为先进的汽船逐渐成为重要的航运工具,说明这一时期水上交通工具逐步实现变革,故选C项。A、B、D三项不能从图中得出。6.右图是中国股票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光绪六年开平矿物局股分票(任良成收藏),它是迄今发现的近代中国第一张股票实物票。这张股票说明了()A.开平矿物局已转变为私营企业B.开平矿物局是民用股份制企业C.清政府开始仿行市场经济体制D.中国已经沦为西方的商品市场B解析:开平煤矿筹办于1876年,是采用官督商办与官商合办的民用股份制企业,发行股票是为筹集资金,它是各个股东作为持股凭证并借以取得股息和红利的一种有价证券,因此B项正确。7.下表是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所占比例表由此可推断出,该时期()A.世界贸易多中心格局日益形成B.重工业逐渐成为工业主导C.世界经济结构发生重大的变化D.欧美发达国家已盛极而衰A解析:材料反映出到1913年,英国、美国和德国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所占比重相当,说明世界贸易多中心格局日益形成,故A项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重工业的地位问题,故B项排除;材料没有涉及世界经济结构的信息,故C项排除;材料没有反映欧美发达国家的发展状况,故D项排除。8.苏联自1928年起大规模进口机器设备,1932年苏联购买了世界出口机器总额的一半。但到1937年,苏联的机器进口量大幅减少,仅占机器需要量的0.9%。出现这一变化是因为()A.西方开始对苏联实施技术封锁B.经济危机沉重打击了西方工业C.苏联工业化建设取得明显成效D.苏联社会主义制度具有优越性C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37年苏联计划经济体制取得成效,工业化实现,从而减少了机器的进口,故C项正确;十月革命后,西方国家就对苏俄进行了技术封锁,故A项错误;1937年西方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正在缓解,故B项错误;机器进口量的大小和社会主义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