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版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课时质量评价39 货币与赋税制度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Ja****44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6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2版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课时质量评价39 货币与赋税制度 WORD版含解析.doc

2022版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课时质量评价39货币与赋税制度WORD版含解析.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课时质量评价(三十九)(建议用时:40分钟)一、选择题1.春秋时期,南方的楚地流行由贝币演变而来的蚁鼻钱;中原农耕地区开始使用由农具铲演变而来的布币;东北部渔猎地区则出现了由工具刀演变而来的刀币;再后来又出现了由纺轮或玉璧演变而来的圆钱,从而形成了先秦货币四大体系。由此可见,先秦货币的形成()A.与各地区生产活动有关B.反映了农业经济的繁荣C.取决于所用材质的不同D.说明冶铁技术发展迅速A解析:材料中“南方的楚地流行由贝币演变而来的蚁鼻钱……再后来又出现了由纺轮或玉璧演变而来的圆钱”体现的是各地区的生产活动对当时货币形制的影响,A项正确;B项与材料“东北部渔猎地区”冲突,排除;当时货币的材质主要是铜,C、D两项排除。2.(2020·滨州模拟)魏徵主编的《隋书·食货志》记载:北朝末期,中国河西走廊地区东罗马(395-1453年)金币、萨珊波斯(224-651年)银币是官方认可的民间流通货币。后来考古学者在新疆和田与吐鲁番分别发现了东罗马金币和萨珊银币。这一考古发现()A.有利于印证北朝民间货币的使用情况B.表明中欧之间的交流始于南北朝C.证明《隋书·食货志》的内容皆为信史D.可印证当时中西贸易的繁盛D解析:材料中“东罗马(395-1453年)金币、萨珊波斯(224-651年)银币是官方认可的民间流通货币”“考古学者在新疆和田与吐鲁番分别发现了东罗马金币和萨珊银币”表明,这一考古发现可以印证当时中西之间的贸易交流繁盛,故D正确;材料反映的是中国河西走廊地区用于中欧贸易的货币的使用情况,“北朝民间货币的使用情况”材料中没有体现,故A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北朝时期中欧之间的交流状况,但仅根据材料无法得出“中欧之间的交流始于南北朝”的推论,故B错误;“《隋书·食货志》的内容皆为信史”的表述过于绝对,故C错误。3.1935年,国民政府实行“币制改革”,其主要内容为:“统一货币发行权,实行法币政策。”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角度看,其突出作用是()A.货币统一有利于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B.使中国的外汇价格得到稳定C.实现了中国货币的现代化D.政府加强了对全国金融的控制A解析:国民政府统一发行货币,有利于国内市场的统一,便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故A项正确;B项不是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角度思考,排除;C项“实现货币现代化”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项不属于对民族企业的影响,排除。4.(2021·北京模拟)“无论在华盛顿还是海外,人们对布雷顿森林体系服务美国长远利益的初衷已不再有任何疑问,然而其他国家的领导人打消了疑虑,接受这样的思想:这个体系造福美国的同时也造福世界。”以下不属于这个体系造福世界的是()A.有利于维持战后世界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B.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特权和支配地位C.客观上创造了一个自由贸易的环境D.建立了一个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B解析:题目中问的是不属于造福世界,B项是造福美国,符合题意,为正确答案;维持战后世界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客观上创造了一个自由贸易的环境以及建立一个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都属于造福世界的表现,与题意不符,排除A、C、D三项。B项是布雷顿森林体系造福美国的表现,符合题意。5.(2020·潍坊模拟)在1944年至1973年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中,各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汇率的稳定性”得到实现,但“资本流动”受到严格限制。而1973年以后,“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资本自由流动”得到实现,但“汇率稳定”不复存在。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爆发B.欧洲经济的复兴和日本的崛起C.美国经济地位下降和美元贬值D.第三世界提高石油价格和关税C解析:1973年前后,各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汇率的稳定性”“资本流动”出现了变化,之所以出现明显的变化,是因为战后建立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以美元为中心的,美元起关键作用。1973年以后,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双挂钩”原则难以维持,故C项正确;A、B、D三项均是变化产生的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故排除。6.(2020·天津模拟)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一大转变是改变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而“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这一转变发生在()A.西周时期B.北魏时期C.唐朝初期D.唐朝中后期D解析:根据材料“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可知,赋税制度的一大转变是不再以人丁为主,而向以财产为主转变。结合所学可知,唐朝的两税法就是这一转变的标志,D正确;西周时期诸侯对周天子缴纳贡赋,而不是赋税,A与材料无关;北魏和唐朝初期的赋税制度是租(庸)调制,是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B、C与材料不符。7.明代中后期推行一条鞭法,按人丁和田亩多少征银;清代前期实行“摊丁入亩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