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原理》考试试卷.doc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96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教育学原理》考试试卷.doc

《教育学原理》考试试卷.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研究生课程进修班试卷封面姓名:孟令艳单位:河南平顶山一中专业:数学考试科目:教育学原理考试分数:年月日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课程进修班考试试卷评分表课程名称教育学原理姓名孟令艳单位河南平顶山一中专业数学年月日题号分数签名12345678910总分评阅教师签字:年月日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课程进修班《教育学原理》考试试卷一、名词解释题(每道题4分,共16分)1、教育答:以自我意识现实化为起始,培养改良出心中理想化的“神”(自我意识对未来的希望的代表)教育,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泛指一切有目的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即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期望受教育者发生预期变化的活动。2、学制答:教育制度的主体是学校教育系统,学校教育系统也叫学校教育制度。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纵向和横向的联系。3、教育目的答:一般认为,教育目的就是一定社会对人才培养的总的要求,规定教育培养人才的质量规格。教育目的又可以分成广义教育目的与狭义教育目的。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的期望,即人们期望受教育者接受教育后身心各方面产生怎样的积极变化或结果。狭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一个国家为教育确定的培养人才的质量规格和标准,是社会通过教育过程要在受教育者身上形成它所期望的结果或达到的标准4、终身教育答:所谓终身教育,是指社会为了自身的进步和每一个社会成员个性的和谐发展与潜能的充分发挥,而设计和提供的涉及各年龄段的各种形式、各种教育内容的教育的总和。它不仅从是生命的长度——人的一生——这个维度强调人不断受教育、不断学习的重要性,而且从生命的广度和深度强调教育发生在生活的各个场所(家庭、学校、社会等),同时,教育也是为了生命潜能的充分发展(包括身体的、认知的、情感的、技能的等方面的发展)。二、简答题(每道题8分,共32分)1、简述教育经验与教育规律之间的关系。答:教育经验是指符合教育规律的有效做法。经验既然是通过摸索、尝试而总结概括出来的有效做法,它便带有着工作的程度性,个体或区域局限性,产生的偶然性和作用的有限性等等。教育经验可以是个体的,如教师的教学经验;也可以是群体的,如学校的思想品德教育经验,某地区的职业教育经验乃至国家的教育改革经验等。教育经验的普遍性和局限性取决于该经验具有多大的代表性,特别是其暗含教育规律的程度和影响结果有效性的程度。教育经验的独到价值有二:对理论工作者,可以从中发现和升华教育思想或教育理论,或可以为既有的理论提供科学可靠的实践依据。对实践工作者可以直接效仿,指导和改善自己的教育实践,即时性地产生良好的效益。教育规律是教育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以及教育现象内部各个构成要素之间本质的、必然的、内在的联系或关系。教育规律是对教育实践的深层次或本质联系的反映,它摆脱了教育实践的具体形式、地点、时间、类别的种种限制,而使其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和永恒性。教育经验是发现教育规律的基础。教育规律由于是隐藏在事物内部或教育表象之后的事物本质。因此,教育规律的发现通常是在总结众多教育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多次的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的概括提炼,才能发现反映了事物本质的教育规律。教育的基本规律是教育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或关系,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之间的矛盾或关系,教育中其他的规律都是由此派生出来的。派生出来的规律是具体的规律,微观的规律。2、简述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答:现代教育是在商品经济占主导地位、现代科技高度发展、高度的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产生发展的,因而形成了一些基本特征。1)商品性现代教育是在商品经济发展并日益普遍化条件下产生、发展起来的,与商品经济有一定联系,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教育应主动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但教育不能商品化,教育本身不是商品。2)生产性古代学校主要职能在政治方面,从事传统的手工工具生产,不需要经过学校教育。现代生产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上,要使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必须通过教育。现代生产和现代科技都要求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在高校则要求教学、科研、生产一体化。3)科学性现代科学技术向社会有机体全面渗透,不仅生产劳动科学化,日常生活也日益科学化,因而学校教育内容以科学技术教育为最主要方面。当代重视STS教育,即把科学、技术、社会三者看作一个整体,研究其相互关系,并引入学校教育。4)民主性接受学校教育和参与学校教育被看作现代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教育普及性、群众性,成人教育的迅速发展,传统教育向终身教育的发展以及教育过程中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