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遗传学网络课程ppt课件.ppt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PPT 页数:17 大小:2.1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医学遗传学网络课程ppt课件.ppt

医学遗传学网络课程ppt课件.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7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医学遗传学》网络课程第一章、遗传的细胞学基础第三节、人类性别决定的染色体机制1966年,将性别决定基因称为睾丸决定因子(TDF),定位于Y染色体短臂上;1990年,在Yp11.3上发现了性别决定基因SRY。SRY转录单位全长1.1kb,无内含子,编码由204aa组成的SRY蛋白。至今仍不能肯定SRY就是决定睾丸发育的惟一基因。第四节、配子发生与减数分裂2个第二极体,卵细胞和极体均含23条染色体(n)。极体属于无功能细胞,会逐渐退化消失。1个初级卵母细胞经过两次连续的分裂,可形成1个卵细胞和3个极体。卵原细胞总数400万-500万,在胚胎发育的第6个月,就已长成初级卵母细胞。其RD是不连续的,卵母细胞到卵细胞可长达10几年到数十年。出生后,只有400个初级卵母细胞发育,但始终停留双线期,直到成年排卵前36-48h,才完成RD1。性成熟后,每月排卵1个,其中的次级卵母细胞开始RD2,但进行到中期II即停。若与精子相遇,可完成RD2,形成1个卵细胞和1个第二极体。如未受精,次级卵母细胞则蜕变消失。精卵发生示意图二、减数分裂(一)过程1、减数分裂I(1)前期I:细线期、偶线期、粗线期、双线期、终变期。①细线期:染色体呈细丝状,彼此交织成网状。DNA已完成复制,每一条染色体形成双股线,但光镜下不易分辨。②偶线期:同源染色体发生配对,称为联会。其结果是每对染色体形成一个二价体。③粗线期:染色体变得短粗。每一条染色体都由两条染色单体构成,一个二价体含四条染色单体,称为四分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可看到交叉的存在,说明已互换了片段。④双线期:染色体进一步缩短变粗,联会复合体解体,同源染色体相互排斥,交叉点沿着染色体两臂向末端移动,称交叉端化。⑤终变期:染色体变得更粗、更短,并向核的四周移动。此期结束时,纺锤体开始形成,核仁、核膜消失。随着交叉端化的进行,交叉点减少,但同源染色体的末端仍紧挨着。(2)中期I:各四分体排在赤道面上,纺锤体微管与染色体的动粒相连,两条同源染色体的动粒各朝向细胞的一极,但二价体仍借少数交叉相连。(3)后期I:二价体中的同源染色体在纺锤丝的牵引下彼此分开,非同源染色体随即组合,在纺锤体微管的牵引下分别移向细胞的两极。在人类,非同源染色体的随机组合,可形成223种组合方式。(4)末期I:二分体移至两极后,染色体解旋成细丝状,核膜重新形成,同时胞质分裂,形成两个子细胞。经过RD1,成对的同源染色体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子细胞,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少了一半,各具有n个二分体。2、减数分裂II:与有丝分裂相似。(1)前期II:染色质折叠形成染色体,核仁、核膜开始消失。每个细胞中有n条染色体,每条染色体为二分体。(2)中期II:二分体排列在赤道面上,纺锤体形成,每个二分体的着丝粒与纺锤丝相连。核仁、核膜完全消失。(3)后期II:着丝粒纵裂为二,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分别形成两个单分体,并分别移向细胞的两极,此时,每条单分体就是一条独立的染色体了。(4)末期II:各单分体分别到达两极,核膜、核仁出现,胞质分裂,两个新的子细胞形成。每个子细胞成为了单倍体细胞,而每条染色体只含有单分体。减数分裂过程示意图(二)减数分裂的意义减数分裂不仅保证了物种及遗传性状的相对稳定,也是形成生物个体多样性的基础,为经典遗传学三大定律提供了细胞学基础和证据,并合理解释了配子形成过程中基因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