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阶段复习课.ppt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4.6M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第二章 阶段复习课.ppt

第二章阶段复习课.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5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二章阶段复习课提示:A~⑤,B~①,C~⑦,D~②,E~⑪,F~⑧,G~④,H~⑩,I~⑥,J~⑨,K~⑫,L~③。分类方法及其在化学学习中的应用1.物质的分类(1)物质的分类依据多种多样,分类依据不同,物质所属的类别也就不同。如NaNO3属于纯净物、化合物、电解质,按照金属阳离子分类属于钠盐,按阴离子分类属于硝酸盐。(2)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①树状分类法中所涉及类别之间既有并列关系,也有从属(包含)关系。②交叉分类法所涉及的不同类别之间是并列与交叉关系,它们之间不能相互包含。(3)有关物质分类的试题,可以记忆几个特殊的物质,用特例证明法快速解题。2.分类方法的应用(1)用分类法判断或预测物质的性质。例如锌和铁都是金属单质,已知它们均能跟某些非金属单质反应、跟某些酸反应、跟某些盐反应等。又知铝也是金属单质,则铝也应具有锌、铁等金属单质的一般性质。(2)用分类法寻找具有相同或相似性质的物质。例如盐酸(HCl)、硫酸(H2SO4)都是酸,具有酸的通性。在①磷酸(H3PO4)、②氢氧化镁[Mg(OH)2]、③氧化钙(CaO)、④氯气(Cl2)、⑤氢溴酸(HBr)中具有酸的通性的是①⑤。(3)应用分类法对物质进行鉴别。例如选择化学试剂鉴别稀硫酸、稀盐酸、NaOH、BaCl2、KNO3、Ca(OH)2六种溶液时,可先按酸、碱性的差异利用石蕊试液将它们分为三类,然后再分组鉴别。①能使石蕊试液变红(显酸性)的是稀硫酸、稀盐酸。②能使石蕊试液变蓝(显碱性)的是NaOH溶液、Ca(OH)2溶液。③遇石蕊试液无明显现象(显中性)的是BaCl2溶液、KNO3溶液。【典例1】如图表示的一些物质或概念间的从属关系中不正确的是()【解析】选C。从图中可以看出,Z包含Y,Y包含X。A项,纯净物可以分为单质和化合物,化合物又可以分为酸、碱、盐、氧化物等,符合上述包含关系;B项,分散系是一种混合物,它可以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符合上述包含关系;C项,氧化物从性质上可以分为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等,碱性氧化物和酸性氧化物属于并列关系,不完全符合上述包含关系;D项,化合物可以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离子化合物一定是电解质,符合上述包含关系。【典例2】某化学兴趣小组欲研究H2SO4、BaCl2、Na2CO3、NaCl、NaOH的性质,对于如何研究,他们设计了两种研究方案:方案Ⅰ:将它们按照酸、碱、盐分类,然后分别溶于水得到溶液,进行实验;方案Ⅱ:将它们按照钠盐和其他化合物分类,然后分别溶于水得到溶液,进行实验。(1)根据方案Ⅰ进行分类时,某同学发现Na2CO3溶液也显碱性,于是将Na2CO3与NaOH都划分为碱类,是否合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请写出方案Ⅱ两组物质间任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该兴趣小组中的一位同学认为,还可以根据是否含有钠元素将上述五种物质分为Na2CO3、NaCl、NaOH和H2SO4、BaCl2两类。在用H2SO4鉴别三种含钠元素的物质时,Na2CO3很容易得到了区分,但鉴别NaCl和NaOH时却陷入了困境,你能帮忙解决这一难题吗?【解析】(1)碱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OH-,显然Na2CO3不是碱,它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2)方案Ⅱ的两组物质分别为H2SO4、BaCl2、NaOH和Na2CO3、NaCl,两组物质间能够发生两个反应。①H2SO4和Na2CO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32-+2H+====CO2↑+H2O。②BaCl2和Na2CO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32-+Ba2+====BaCO3↓。(3)可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H2SO4溶液,再分别加入稍过量的两种未知物质的溶液,由于加NaCl溶液的试管中硫酸不参与反应,再加Na2CO3溶液会产生CO2气体;而加NaOH溶液的试管中的H2SO4已经被完全反应,再加Na2CO3溶液不会产生CO2气体。答案:(1)不合理。虽然Na2CO3溶液呈碱性,但它在水溶液中不能电离出OH-,不符合碱的定义(2)CO32-+2H+====CO2↑+H2O(或CO32-+Ba2+====BaCO3↓)(3)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许H2SO4溶液,分别加入稍过量的两种未知物质的溶液,充分混合后,再向混合溶液中分别滴加Na2CO3溶液,若有气泡生成,则加入的未知物质的溶液为NaCl溶液;若无气泡生成,则加入的未知物质的溶液为NaOH溶液。氧化还原反应理论在离子反应中的应用离子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