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秋渠一中导学案八年级语文敬畏自然导学案课型:新授主备人:韩保志审核人:刘华组长签字:班级:姓名:组别:时间:2013-3-26【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作者相关常识,积累并运用文中词语2、理解作者对环境的忧患与思考,理解“敬畏自然”的含义能力目标1、整体把握文意理解本文的主旨,逐步培养阅读科学文艺作品的兴趣2、理清层层推进的论述思路,了解反问和对比手法的运用3、揣摩课文中富有哲理、形象的语言特点并学习运用德育目标了解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道理,增进对自然的认识,树立环保意识【学习重难点】1、把握作者的观点。掌握层层推进的论述方法。2、把握关键性语句的深刻含义。学法指导:自主、合作、探究【课时安排】3课时第一课时一、导语设计:大自然是人类之母,人类一直享受着他的恩惠,在她怀中壮大,高天流云、小桥流水、大漠孤烟、黄河落日无不给我们以美的享受。然而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人类已破坏了自然,自然母亲已伤痕累累。看看漫天的沙尘,污浊的空气,脱皮空腹的山峦,日渐枯竭的水源……这就是人类在“征服”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接受自然回馈的礼物。人与自然到底是什么关系?人类又该怎样对待自然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并感悟严春友的《敬畏自然》,或许我们就会多一份爱护自然的责任。请同学们根据以上材料内容谈感受:(学生展示)二、预习检测(一)、初读课文1、给下列加横线字注音。鲲()鹏陷阱()蓬蒿()咫尺()狼藉()相形见绌()美味佳肴()深邃()2.解释下列词语。蓬蒿:咫尺:狼藉:自不量力:相形见绌:佳肴:三、初读课文,感知文意1、本文谈论的内容是什么?说一说读后感受2、在人与自然这个问题上,作者是怎样认为的?3、阅读课文,理清思路。一、()提出问题:二、()分析问题:三、()解决问题:四、【展示交流,教师点拨】人与自然相比论历史:论关系:论智慧:五、教师小结:本文是一篇议论性散文,从否定“征服自然”的口号开头,比较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是一层,指出人类的智慧也就是大自然智慧是一层,从智慧到生命,又进了一层,最后得出结论“敬畏自然”全文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展开,有引论到本论到结论,层层推进,水到渠成。六、当堂训练: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不自量力陷阱呐喊沾沾自喜B.喜形于色窃笑佳肴狼藉班班C.相形见拙呐喊演化美味佳肴D.精巧绝伦幼稚误解高深漠测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人类竟然不打自招地宣称要用这滴水来代替大海。B.高深莫测的星空是大自然的精巧绝伦的艺术品。C.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D.最不可思议的恐怕要数我们的大脑了,它使人有喜怒哀乐,能够思维。3、判断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①宇宙是一个硕大无比的、永恒的生命,那永恒的运动、那演化的过程,不正是她生命力的体现吗?()②这个宇宙到处都隐藏着生命,到处都有生命的萌芽,到处都有沉默的声音。()③你难道没有听到石头里也有生命的呐喊吗?()七、写话训练:运用读一读写一写中的任意四个词语写一段语意连贯的话八、谈一谈这节课自己的收获和感悟:敬畏自然导学案第二课时课型:新授主备人:韩保志审核人:刘华组长签字:班级:姓名:组别:时间:2013-2-26学习目标:1、整体把握文意理解本文的主旨,逐步培养阅读科学文艺作品的兴趣2、理解作者对环境的忧患与思考,理解“敬畏自然”的含义3、深入理解文章内涵,探究作者写作意图学习重点:1、整体把握文意理解本文的主旨,逐步培养阅读科学文艺作品的兴趣2、理解作者对环境的忧患与思考,理解“敬畏自然”的含义学习难点:深入理解文章,探究作者写作意图,学习文章的写作技巧学法指导:自主、合作、探究讨论点拨法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教师提问上节课学过的问题2、教师引入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要点二、合作使人快乐,探究使人聪明:1、“敬畏自然”的含义是什么?作者为什么提出要“敬畏自然”?为什么说“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2、“敬畏自然”是不是消极无为的口号?根据你的理解,你认为作者对待自然的态度是什么?3、从全文看写作本文的目的是什么?我们怎样做才能做到“敬畏自然”?4、质疑思辨:充满思辨的智慧是世间最美的花朵。本文就处处洋溢着智慧的火花,那么你对本文的观点有质疑吗?(学生质疑,畅所欲言)如:⑴、畏惧自然是否意味着不求进步、无所作为?⑵、作者有没有否定现今人类科学的成就?⑶、人类不可以改造自然?列举出你提出的问题:三、拓展研究:根据本文精辟的论述和理性的分析,你将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