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给予树教案示例教学目标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给予、试探、心意、祝福、甜蜜、担心、宽裕、前夕、提醒、兴高采烈、暗示、猜测、立即、卡片、盼望、显然、拥抱、仁爱、同情、体贴”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读懂课文,培养关爱他人的感情。4、积累语言。教学重点通过妈妈感情的变化,体会金吉娅善良、富有同情心的美好品质。教学难点理解课文的最后一段话。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师:亲爱的小朋友们,你们了解圣诞节吗?播放媒体资源中圣诞节的欢乐场面。教师补充介绍:12月25日的圣诞节是西方国家传统的民间盛大节日,可以和我国的春节相提并论。圣诞节的庆祝活动从12月24日晚上的圣诞夜开始,一直延续到第二年的1月6日。在圣诞夜,一家人在圣诞树周围团坐,互赠礼品,共进圣诞晚餐。午夜,孩子们把鞋袜口朝上吊在壁炉旁,期待圣诞老人送来礼品。25日圣诞节这天,机关、学校放假,各行停业,共庆节日。人们在室内摆放圣诞树,树上挂满彩色灯泡、光闪闪的金银纸片以及剪纸雪花,象征吉祥如意,生命永恒。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故事就是发生在这个美丽的圣诞节的前夕。板书课题:给予树,并给前两个字注音:jǐyǔ,讲解“给”就是“给”(ɡěi)的意思;“予”在古文中读二声,是“我”的意思,在这里读“予(三声)”,表示“给”的意思,它和给(jǐ)合起来还是表示这个意思。学生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教学字词1、师:想象一下,“给予树“是什么样?会有什么用呢?学生想象、回答。师:“给予树”是不是像我们同学讲得这么神奇呢?那就让我们一起打开课本读读课文吧。播放媒体资源中的范读动画,示范朗读。2、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想,画出不懂的地方。3、学习生字新词(1)利用媒体资源中的认一认部分,教学生字。(2)出示词语卡片,指名认读。在认读“沉默不语“时,让学生找出书上含有这个词的句子”只有八岁的小女儿金吉娅沉默不语“读一读,指导学生读好这句话。在认读“援助“一词时,出示有关句子,让学生读一读,教师直接作出解释:“援助中心”就是慈善组织办的赞助机构,他们在圣诞树上挂上反映孩子心愿的卡片来请求人们赞助。在学习“如愿以偿”、“仁爱”、“体贴”等词语时,教师出示课文的最后一句话:“这个圣诞节,她不但送给我们棒棒糖,还送给我们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以及一个陌生女孩如愿以偿的笑脸。”指导学生读好这句话。学生齐读词语卡片上的词语。三、再读课文,感知大意1、学生自由读文,要求:(1)读通课文,把不易读准的地方多读两遍。(2)想一想,课文中写了谁的一件什么事?2、完成下面的填空:在()到来之前,()把应该给家人卖礼物的钱买了一个送给了一个()的女孩,金吉娅是个()的孩子。四、指导书写,布置作业1、利用媒体资源中的帮写字部分,教学要求会写的字。2、区别形近字,练习组词予()买()即()矛()卖()既()3、家庭作业(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抄写生字、新词。第二课时一、激情导入,通读全文师:在我们身边,生活着一些非常渴望得到别人帮助的人,他们的世界里缺少亲人的关爱,一颗援助中心的“给予树”架起了这爱的桥梁,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给予树》这篇课文,一起来重温这感人的爱的故事。指名5位同学分自然段朗读课文。二、披文入境,体会情感1、师:谁来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指名回答。师:同学们说到妈妈听到这件事后很激动,那么妈妈从始至终都是这样一种感情吗?在这件事情中,妈妈的感情到底发生了哪些变化?请你默读课文,把相关的语句画下来,然后再读一读。学生默读、标画,然后自己练习朗读。2、师:谁来读一读表现妈妈情感变化的句子?指名读画出的句子。提示:让我担心的是,家里并不宽裕,我只攒了100美元,却要由五个孩子分享,他们怎么可能买到很多很好的礼物呢?我有些生气,她到底用这20美元做了什么?我激动地紧紧拥抱着金吉娅。这个圣诞节,她不但送给我们棒棒糖,还送给我们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以及一个陌生女孩如愿以偿的笑脸。3、师:下面我们按照文章的顺序先来看你们找到的这句话:出示句子:“我只攒了100美元,却要由五个孩子分享,他们怎么可能买到很多很好的礼物呢?”师:我觉得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我攒了100美元,要分给五个孩子,他们可能买不到很多很好的礼物”。你们认为我理解得准确吗?引导学生结合“只”、“却”想象到金吉娅家不宽裕,攒这些钱很不容易,但100美元真的是太少了,不可能买到很多很好的礼物。体会“分享”与“分”的不同,“分”,只是把钱分了,“分享”就有分享快乐的意思。师:是呀!妈妈由衷地希望能够让孩子们分享圣诞节的快乐,但是家里并不宽裕。你能够读出妈妈的这份担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