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三个儿子》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会认6个字,读准字音,读通课文。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教学重点:比较三个儿子的行为,体会老爷爷的深刻含义。教学难点:理解孝敬父母的真正含义。一、歌曲导入1.播放歌曲《好妈妈》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唱歌吗?今天老师带来一首好听的歌,会唱的小朋友可以跟着一起唱。2.谈话师:歌曲中的小朋友多疼爱自己的妈妈呀!你们喜欢吗?今天,我们的课堂上也请来了三位小朋友,他们都是谁呢?(生:三个儿子)对,就是三个儿子。来,和老师一起读课题。3.揭题板书:23、三个儿子注意:儿子是念轻声,再来一次。4、(出示课文插图)认识三个儿子。学生看图说话,有的在——,有的在——,还有的在——。在妈妈的眼中他们都很优秀孩子。二、复习生字1、(出示课件)指名读生字“嗓”“拎”“既”“桶”“晃”(本文中读四声)“甸”。2、(出示课件)小组读词语“嗓子、拎着、水桶、既然、晃荡、沉甸甸强调:“甸”在“沉甸甸”一词中应读一声。三、学习课文1----6自然段同学们,我们看到了有三个儿子,课文中的老爷爷却说他只看见了一个儿子,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学习课文,一起找找原因吧!出示课件: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1---6自然段。2.读后思考:在三个妈妈的眼中,他们的儿子分别是什么样的?用横线在课文中划出来,并把自己当成妈妈读一读。3、指导朗读:第一位妈妈。师:谁想当第一位妈妈,向大家介绍自己的儿子啊?出示课件指名读:“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师:还有谁也想当第一位妈妈?同学们一边听一边思考:这两个同学谁读得更像?指名读:“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师:你觉得谁读得更像第一位妈妈?为什么?生说理由。师引导:从语言分析到想象神态、动作。“谁也比不过他”是什么意思?聪明,有力气(板书:聪明、有力气)练习句型:既---又---可以看出第一个妈妈认为自己的儿子最聪明、最有力气。想象第一位妈妈说话的神态以及动作。因此应该用自豪,甚至是夸耀的语气读。师:看来要想当好这位妈妈,关键是得读好语气才行。谁还想当这位妈妈?生3:“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女生齐读:“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4、指导朗读:第二位妈妈师:课文中的第二位妈妈是怎样夸奖自己的儿子的呢?指名读:出示课件“我的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师:这个儿子有什么优点啊?(歌唱得好听)那妈妈是怎样夸奖自己的儿子的?用课文中的一个词来概括。生:好听极了好嗓子板书:好嗓子师:让我们一边做动作一边跟随这位妈妈,一起来夸夸这具有好嗓子的儿子吧!齐读:“我的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5、指导朗读:第三位妈妈师:第三位妈妈也是这样自豪地向大家介绍她的儿子的吗?(不是的)师:谁来读读第三位妈妈说的话。指名读:出示课件“有什么可说的,他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师采访学生应该读出怎样的语气。(很平淡)你是怎么想的?师:“有什么可说的?”你觉得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板书:没有什么)指名读:“有什么可说的,他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四、学习课文7---8自然段同学们,刚才三个妈妈一边向我们介绍自己的儿子,一边打水。现在他们要回家了。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7、8自然段,边读边想,你是从那些词语看出水很重,用笔圈一圈。师:老师也给大家准备了一桶水,谁想试着提一提?生:表演提水,从教室门口到讲台。体会妈妈的艰辛。生:表演后谈感受:晃荡师引导:提着水走路时,你会发现这个水会怎样?对,这就叫“晃荡”,一不小心谁就会怎样?(倒出来、溢出来)走走停停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满头大汗汗流浃背师:妈妈们提得好累啊!你们能把这种感受读出来吗?先给自己的同桌读读。指名读:出示课件一桶水可重啦!水直晃荡,三个妈妈走走停停,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师引导:想象一下,这时候妈妈们心里会想什么?(好累啊!谁能帮帮我们就好了)你能读出妈妈的心声吗?指名再读:一桶水可重啦!水直晃荡,三个妈妈走走停停,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五、学习课文9---13自然段是啊,妈妈们拎着这么重的水桶向我们走来,他们的儿子会怎样做呢?师:自由朗读课文,用直线画出三个儿子的做法。出示课件A.一个孩子翻着跟头,像车轮在转,真好看!B.一个孩子唱着歌,歌声真好听。C.另一个孩子跑到妈妈跟前,接过妈妈手里沉甸甸的水桶,提着走了。师:原来三个儿子的表现不相同。我们先来认识一种新句式。学习句式:(出示课件)一个(只)————。一个(只)————。另一个(只)————。师引导:用三句话对同一类事物的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