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在教学中运用心理学原理掌控学生的注意力_0.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3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怎样在教学中运用心理学原理掌控学生的注意力_0.doc

怎样在教学中运用心理学原理掌控学生的注意力_0.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怎样在教学中运用心理学原理掌控学生的注意力【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1079(2008)10-0181-01心理学是探讨人类自身的一门科学,是探讨人的心理现象及其变化的规律。更新迅猛的社会,给学生的心理进展和思想观念带来重大的影响,他们的眼界更开阔,思维更活跃,作为教师面对的对象是学生,面对这种变化了的新形势,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运用心理学知识探讨学生心理活动的规律和特点,对于增强教学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心理学在教学中如何有效掌控学生的注意力谈谈自己的看法。在学校的咨询工作中,我发现总有很多同学提出上课爱“走神”怎么办的不足?我也曾在班级中做过调查发现初中学生近80%,高中学生近70%以上的同学都受到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的影响,严重阻碍http://www.zidir.com/html/yylw/jsyx/了学习进程,降低了学习效率。心理学认为,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事物纷繁复杂,人不可能在同一时间内感知周围的一切,只能感知其中少数对象,只有当心理活动指向某一特定对象时,这个对象才能被清晰地辨认出来,以而为我们所认识和理解。为了在课堂教学中使学生的注意力始终稳定而集中,教师对学生的心理活动必须予以重视,也就是说,教师应善于运用心理学的手法,将学生的注意力有效地集中到教学内容上。1.合理的课堂气氛与宁静的心境假如课堂教学可称为一种艺术的话,那么这种视听结合的艺术也是一种时间的艺术,各种科学概念、基本原理就是靠句句话语、行行字迹在时间的行进中于脑海里逐渐汇成知识的涓流。然而,语言这东西稍纵即逝,听漏了就无法连贯起来,自然也就谈不上正确理解思维。有经验的教师深知这种安详的课堂气氛与宁静的心境对教学效果的重要量,并努力以自身的举止来加以诱导和培养。课前,教师做好上课的一切准备,铃声一响,精神饱满地进入课堂,把学生原来分散的注意力集中到教师身上,以而为听课作好心理准备。这时教师开始讲授,清晰悦耳的语言,形象生动的比喻,饶有兴味的科学道理,逻辑严密的论证推理则具有一种魅力,使学生产生一种想听课、愿听课的条件反射,形成一种讲课和听课的氛围,以而进入接受知识的最佳状态。然而,有的教师在课堂上俨然以一个教育家自居,甚为傲慢,殊不知这样常引起学生的反感,产生一种离心力,以而抑制了积极思维。2.引人入胜的开场白一篇文章如果起首不凡、奇峰突兀,http://www.618jyw.com/xxywjxlw/xxywjxlw.html常使人们一口气把它读完才罢休,这就是艺术感染力。同样,课堂教学也要求一开始就能高度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为此如何设计一个引人入胜的开场白颇有必要。我们既可以以一个浅显而有趣的生活现象说起,抽丝剥茧、层层深入,逐渐引入本课课题;也可以先演示一个实验,然后以浅析实验入手步步推进,最后导出事物的本质;又可以先提出一串有因果联系的不足而设“疑”,而后通过分别答“疑”言归正传;还可以先复习上次课的旧概念,由此再引伸到要阐述的新概念上来,即温故以知新。3.丰富的内容、严谨的逻辑如果说教师在课堂上通过一个引人入胜的开场白,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动之以情”,那么接着便必须以丰富的内容、严谨的逻辑“晓之以理”来稳定这种注意力。人的注意力是会不断转移的,开场白再好毕竟是个序幕,要取得课堂上最后成功,还有赖于对中心课题的精彩讲述。这方面涉及的因素很多,但最主要的莫过于材料详实、内容丰富、条理清晰、逻辑严谨。只要做到这些,教师就能始终制约住注意中心的转移。有些教师备课时参考了大量资料,教学内容不能说不丰富,然而课堂效果却不好。症结何在呢?关键是逻辑。由于逻辑混乱、条理不清,学生听起来若明若暗、似懂非懂,结果兴味索然。倘若说丰富的内容是建造知识大厦的材料,那么严谨的逻辑则是这大厦的蓝图。教师应以自己正确而又严谨的逻辑去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教师的讲述应成为学生进行逻辑思维的典范,要在论述上、事实上和结论上使学生信服。这种教育用心理学术语来说,就是人们与所崇敬的对象产生同一性的过程。一旦进入这种情境,吸引力是持久的,注意力是稳定的。4.精心剪裁与合理安排大家可曾注意到这么一种现象:每当观看情节曲折动人的电影电视时,可以几个小时聚精会神毫无倦意,但是听一堂抽象论述课或读一本深奥的论述著作时,要不了多久就会感到疲劳困乏,注意力逐渐减退,学习效果显著降低。这是什么理由呢?心理学把注意分成两种,一种是无意注意,一种是有意注意,无意注意即无须主观努力,由外界的刺激直接产生兴趣,如看电影、听故事以及听情理通达的叙述等。有意注意是指有明确的目的必须用意志努力来维持的注意,易使人感到疲劳,如进行抽象的论述学习。如何设法消除或减轻这种由于有意注意时间过久而引起的疲劳。这是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