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新人教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古诗词诵读《燕歌行并序》《李凭.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2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统编版新人教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古诗词诵读《燕歌行并序》《李凭.pdf

统编版新人教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古诗词诵读《燕歌行并序》《李凭.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古代诗歌阅读练习题组1书愤(陆游)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A.诗的首联回忆过去,塑造了诗人早年的形象。那时他遥望被金人占领的北方,满腔愤恨,气势如山,渴望一举收复故土,却不懂得世道的艰难。B.这首诗以“愤”为意脉,全诗感情沉郁,气韵浑厚。颔联尤其写得大气磅礴,笔力雄健,是广为传诵的名句。C.诗的颈联运用了虚实相生的表现手法,上句“塞上长城”,从大处,远处写,写理想,是实写;下句“镜中衰鬓”,从近处、细处描写,写目前,是虚写。D.尾联诗人表明自己老骥伏枥,壮心不已,以诸葛亮为榜样,鞠躬尽瘁,至死不放弃恢复中原之志,立志干一番报国大业。2.结合全诗,应如何理解“书愤”之“愤”?它包含哪些感情?请简析。①义愤。首联写诗人早年激愤于金兵南下,立志收复失地。颔联追述多年前的抗金经历。愤中有豪言壮志。②悲愤。颈联“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由于投降派的误国,国家依然蒙受大难,诗人壮志未酬,却年事已高。这一联抒发了诗人的沉痛、感伤之情。③悲怆中抱有期待。尾联“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实际上是诗人以诸葛亮自况。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曾说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话,诗人正是以此自勉。由此可见,《书愤》的基调虽然是壮志未酬所带来的悲愤,但诗人并不绝望,诗中还蕴含着诗人豪壮的感情。题组2锦瑟(李商隐)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3.对这首诗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B)A.首联中的“五十弦”并非实指,作者只是借锦瑟的弦之多来遣词达意而已。B.颔联中诗人用“望帝啼鹃”的典故来表达对春天来临的向往,充满了欢快、喜悦(悲哀)之情。C.颈联“沧海月明”和“蓝田日暖”对仗,形成强烈的对比。诗人认为阴阳冷暖、美玉珍珠,虽然境界不同,但怅恨是一样的。D.尾联明确提出:如此情怀,岂待今朝回忆,始感无限怅恨,即在当时,早已是令人不胜怅惘了。以多层曲折来说明那种怅惘的痛苦心情。4.“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渲染了一种怎样的意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明亮月光,晶莹珍珠,鲛人眼泪,三者浑然一体,难以分辨,更显出作者心中之凄婉。日暖蓝田,只在春和景明时,远看丝丝青烟自玉上升起,可望而不可及。这种无奈,更加透彻。这一联写出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执著爱慕,渲染出一种朦胧缥缈的意境,烘托出哀怨感伤的情怀。5.“望帝春心托杜鹃”一句中的“诗眼”是哪一个词?试具体分析它的妙处。“托”。这个“托”字,不但写出了杜宇之托春心于杜鹃,也写出了佳人之托春心于锦瑟,手挥目送之间,花落水流之趣,诗人妙笔奇情,于此处达到了一个高潮。6.中间两联共用了四个典故,一是庄生梦蝶,意为岁月如梦,往事如烟,理想终将破灭;二是望帝啼鹃,比喻一生不得志,壮志难酬。第三、四个典故分别是什么?意在说明或表现什么?第三个典故是用南海鲛人的故事,意在说明自己的才华不为世用;第四个典故是用蓝田产玉的故事,说明理想和情思破灭后的迷惘,表现了作者的一种矛盾心理,对于高洁的感情,诗人是爱慕的、执著的,然而诗人又无法亲近它,只好哀思叹惋。题组3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苏轼)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鹧鸪天(贺铸)重过阊门①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原上草,露初晞②,旧栖新垅两依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注)①阊门:苏州西门,词人旧居。②晞:晒干。7.对上面两首词的赏析不准确的一项是(C)A.苏词上阕“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两句是抹煞了生死界线的痴情语,表达了作者孤独寂寞、凄凉无助而又急于向人诉说的情感。B.贺词上片“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两句,用半死梧桐和失伴鸳鸯自比,表现自己的丧偶之痛和老来孤寂的凄凉之境。C.贺词用原草之露初晞暗指夫人的新殁,是为兴;同时,原草晞露又是荒郊坟场应有的景象,是为比,有它寻夫先路,下文“新垅”二字的出现就不显得突兀。D.苏词中采用白描手法,自然而又深刻,平淡中寄寓着真淳;贺词艺术构思上的突出之处在于将生者与死者紧密联系在一起。8.这两首悼亡词都写出了妻子的美好形象,说说两首词采用的不同写法是什么,分别表现了怎样的意境。苏词通过梦境来写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