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呼吸感染性疾病诊治年度进展.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1.1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3呼吸感染性疾病诊治年度进展.pdf

2023呼吸感染性疾病诊治年度进展.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3呼吸感染性疾病诊治年度进展2023年度(2022年10月1日至2023年9月30日),各类肺部感染性疾病依然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肺炎常见病原菌耐药性增加、结核病发病率上升且防治进程放缓、病毒持续变异流行导致真菌的易感性上升,使得呼吸感染性疾病的诊治面临诸多挑战。近一年来,在新药的开发、疫苗的研究、检测技术的进展、指南共识的更新等领域发表了众多研究成果。本文将从流行现状与疾病控制的挑战、机制认识与检测技术的进展、药物研发与治疗手段的革新、疾病预防与康复理念的提升四个方面回顾和总结呼吸感染性疾病领域在2023年发表的重要研究成果,为未来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一、流行现状与疾病控制的挑战1.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pneumonia,CAP)和医院获得性肺炎(hospital-acquiredpneumonia,HAP)病原谱的梳理及更新:近十年来,我国18岁以下儿童和青少年最常见的重症CAP(SCAP)病原体主要为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syncytialvirus,RSV)(21.30%)和肺炎链球菌(12.61%),而老年人中多为铜绿假单胞菌(15.37%)和流感病毒(10.94%),不同病原体的混合感染会显著增加SCAP的发病率和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我国住院患者HAP的发生率为3.22%~5.22%,误吸依然是HAP的重要诱发因素。近期前瞻性队列研究提示我国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pneumonia,VAP)的发生率为8.37例/千机械通气日。2023年,CHINET耐药监测数据显示我国的细菌耐药形势依然严峻。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29%和30%、23.3%和18.5%、78.6%和79.5%。在金黄色葡萄球菌中耐甲氧西林菌株占比达到了31.7%,较2022年上升3%。此外,针对碳青霉烯类耐药革兰阴性菌的药物依然有限,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Carbapenem-resistantKlebsiellapneumoniae,CRKP)仅对替加环素(敏感率96.5%)、头孢他啶-阿维巴坦(敏感率90.2%)、多黏菌素B(敏感率89.9%)和黏菌素(敏感率89.9%)保持一定的敏感性。2.病毒变异和持续流行以及导致真菌易感性的增加:2023年5月5日,世界卫生组织(worldhealthorganization,WHO)宣布新冠疫情已不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但其危险性与传播性仍不容小觑。新冠病毒Omicron变异株仍是全球流行的优势毒株。Omicron变异株的突破感染、重复感染发生率增高,累积风险增加。与感染1次的患者相比,感染2次及以上的患者出现至少1种后遗症的风险增加110%,住院风险增加232%。2023年4月以来,Omicron变异株的XBB亚型及其分支占比持续高位(约90%以上)。由于参与宿主受体识别的新冠病毒S蛋白结构域的RBD区(receptorbindingdomain,RBD)上的大量突变,XBB亚型变异株成为免疫突破性最强的毒株。XBB变异株与Omicron其他变异株感染的症状特征类似,未见其致病力增强的证据。但我们仍需要重点关注新冠后状态(post-COVID-19condition,PCC)所带来的负担。PCC的常见症状包括疲劳(73.31%)、咳嗽(70.02%)、浑身疼痛(58.64%)或嗅味觉消失(34.77%)等。至少10%的新冠患者在新冠感染后会出现持续症状。值得注意的是,病毒感染持续流行导致真菌感染性疾病的激增。据报道,流感相关的肺曲霉病(influenza-associatedpulmonaryaspergillosis,IAPA)和COVID-19相关的肺曲霉病(COVID-19-associatedpulmonaryaspergillosis,CAPA)的发病率分别为20%和15%,且两者的病死率高达50%。WHO在2022年10月发布了首部《真菌病原体清单》,将新生隐球菌、烟曲霉、白念珠菌、耳念珠菌列为健康威胁的紧急优先组(criticalgroup)。相关机制研究表明,SARS-CoV-2和甲型流感病毒会阻碍肺中性粒细胞和先天性B1a淋巴细胞协同抗真菌作用,从而允许真菌快速入侵和致病。而皮质类固醇和其他免疫抑制剂药物在COVID-19流行期间的过度使用也会增加患者对真菌感染的易感性。3.结